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碎裂的升腾:“70年代后”作家的文学姿态

发布时间:2020-09-23 06:35
   本文分别从作家的写作姿态、文本的主题形态及叙事与文体三个方面,对“70年代后”作家的创作取向作一共时性的展示,勾勒出他们创作共有的代际特征;同时,作者也着重在对当代文学发展变异的线性梳理中,把他们与前辈作家进行历时性的对照比较,以探析他们共有的代际制约。 文章认为,在写作姿态上,他们表现为:生活高于写作——无复依傍的“轻”;虚无的反叛;私人化与时尚化。 在主题形态上,表现为对以下三个方面的倾注:平面化的当下都市生活;性;成长。 在叙事与文体上,他们多选取第一人称限制叙事视角,叙事与独白杂糅交替,面对当下叙事,叙事时间往往与故事时间重叠;在语言选择上,表现出浅显化、口语化、粗鄙化和趣味化倾向;文体形式则呈现为“零散化”、拼贴式、平面化与故事化的取向。文章指出,总体来看,“70年代后”作家放弃了应有的价值立场,那种消解意义而张扬欲望、反对永恒酷好当下的创作取向,有悖于文学的初衷;他们的文学天空是低矮而灰暗的,拘泥于形而下的卑微愉悦之中,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撑。这使他们的欲望化创作在像泡沫一样迅速升腾之后,也只能走向像泡沫一样的碎裂。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2
【中图分类】: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松落;;请叫她“作家林青霞”[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30期

2 ;每期一星[J];创作;2011年04期

3 韩石山;;我的最高职称[J];杂文月刊(选刊版);2011年08期

4 覃海慧;;中学生作家王立衡[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9年07期

5 高晓声;;摆渡[J];青苹果;2005年Z1期

6 ;《寒沸语境》馈赠作家诗人[J];星星诗刊;2011年06期

7 张炜;;交流的期待和沟通的欲望——作家张炜谈文学创作[J];学问;2002年01期

8 桦桢;屈雅君;;文学创作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苗向东;;林青霞:我现在是作家[J];意林(原创版);2011年10期

10 黄雄;柳林;;论民国时期作家和美术家对书籍装帧的贡献[J];包装工程;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倩;;从《世界丑闻》解析博尔赫斯的“作家”身份[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2 施战军;;短篇的震撼力——评《化妆》[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3 丁建宁;;简论默多克的《在网下》[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4 海笑;;痛哭将军作家陈靖[A];老兵话当年(第四辑)[C];2003年

5 黄明仲;;诗人作家是什么[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龙海;;关公战木兰——透视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和汤亭亭之间的文化论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徐炳昌;;关于作家语言风格研究方法的思索[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8 乔世华;;失色的语言[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程永新;;苏童的世界[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2)[C];2009年

10 高捷;;人民作家 人民文学——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山西抗战文化研讨专集[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辉斐;听听作家们的心声[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2 朴素;70年代作家:在传媒批评的遮蔽下成长[N];华中电力报;2004年

3 记者 袁新文  通讯员 吕小霞;五作家成为海大“驻校作家”[N];光明日报;2002年

4 王兆胜;作家与评家[N];光明日报;2003年

5 梁必文;作家的良知[N];光明日报;2005年

6 夏榆;王蒙:作家怎么了[N];南方周末;2004年

7 ;记录历史是作家的责任[N];深圳特区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李雅民;教授和他的作家儿子[N];天津日报;2005年

9 林洋/编译;作家品牌秀 市场人性化[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10 傅逸尘;呼唤作家的职业道德[N];文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保欣;境遇与策略[D];浙江大学;2004年

2 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双全;大陆作家在香港(1945-1949)[D];复旦大学;2004年

4 何婵娟;以嘉yP为中心的散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高建旺;明代广东作家和明代广东文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晖;从单柄眼镜到戒尺——论圣伯夫的批评方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谢芳;从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作看20世纪德语戏剧的美学特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雷兵;“改行的作家”:市长李R既私巧贤睦Ь剑

本文编号:2824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24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2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