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艺学文化转向下的文艺本质观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学院文艺学学科简介[J];飞天;2002年10期
2 王军彦;董阳;;“当前文艺学热点与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2006年12期
3 鲁枢元;;文艺学的学科形态[J];上海文学;1985年09期
4 杨向荣;傅海勤;;边界位移中的知识建构与反思——六十年文艺学学科的发展走向[J];理论与创作;2009年04期
5 戴晓华;;“文艺学”学科现代发展脉络的梳理——有关学术史相关研究著作的评价[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谷鹏飞;;2007年“文艺学高层论坛”综述[J];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7 甘锋;;试论文艺学的科学性[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04期
8 高迎刚;;论文艺美学应有的学科属性[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9 刘文斌;云岩涛;;探求拓展与创新之路——陆贵山的马克思文艺学研究述论[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6年00期
10 叶祝弟;;“文学理论三十年——从新时期到新世纪”学术研讨会综述[J];探索与争鸣;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天弘;;新时期党的文化现代化思想的历史演进[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戚敏;屈永鹿;;新时期化纤—纺织重组整合的几种模式[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熊幼松;;关于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和持续发展的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金维克;;从“法轮功”邪教的泛滥看新时期科普工作的历史重任[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王海波;;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摘要)[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6 曾念福;;谈新时期农业县图书馆的改革[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马晓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A];第二届(2002年度)中国农机论坛文集[C];2002年
8 郑重;;浅谈新时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关系[A];档案工作应对入世挑战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9 解晨;;新时期临床护理教学的策略与实践[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齐国新;何青贤;;新时期小康文化建构谫见[A];群众文化论丛(18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邵宏;文艺学与比较文艺学[N];文艺报;2001年
2 王 沁;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研究[N];学习时报;2005年
3 欧阳友权;我们去哪里触摸文艺学前沿?[N];文艺报;2005年
4 胡经之;文艺学多些对话好[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王卓斐;我国现阶段的网络文艺学研究[N];文艺报;2006年
6 程正民;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多种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郑端;美学文艺学研究的新态势[N];文艺报;2003年
8 周雪梅;继承与拓展[N];中国艺术报;2003年
9 ;高扬新人文精神的旗帜[N];社会科学报;2002年
10 王德胜 杨光;“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边界”问题[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鹏辉;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陈振华;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淑华;新时期中俄林业经贸合作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彭庆文;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5 朱泾涛;新时期中俄经贸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晓灵;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王歆;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D];南开大学;2009年
8 陈宝峰;新时期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谢维强;新时期知青小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敬辉;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亓怀义;新时期文艺学文化转向下的文艺本质观[D];山东大学;2009年
2 兰雪梅;新时期我国道德评价标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周彬;论新时期军校学员价值观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松波;新时期统一战线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河南大学;2009年
5 杨晓梅;新时期黄石招商引资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刘松林;论新时期民办教育政策的变化及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杨爱华;新时期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于欣欣;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思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徐峰;新时期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思考[D];西南大学;2006年
10 李璐;新时期我国受众调查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25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25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