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姚鼐的“神、理、气、味”说

发布时间:2020-09-24 10:21
   本文从姚鼐的古文理论中,选取了“神、理、气、味”四个范畴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中国古代文论中这四个范畴的变化和发展,讨论了姚鼐的认识与前人认识的联系与区别。一字一章,从而力图探究散文艺术本质的可操作性特征。 第一章“神”。姚鼐论“神”与“神韵说”、“神气说”紧密相联。强调作者的精神状态,从对文辞的追求入手。把“神”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追求,是对古文特性的深切把握。 第二章“理”。姚鼐之“理”吸收了“理趣说”的合理因素,还从现实针对性出发,对程朱理学批判性的吸收。同时,对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关系进行辨证的探讨。 第三章“气”。姚鼐的“气”既着眼于主体创作心理因素,又促成创作风格的实现。姚鼐重视“气”,是对文学创作的特殊性的一种间接说明。 第四章“味”。姚鼐谈“味”反映出对传统“味”论的继承,体现对主体审美体验的重视,是一种尊重散文本身艺术特性的态度。 除了对以上四范畴分别论述外,本文还涉及了散文艺术要素“文之精”的构成及其互相关系和这四个范畴的排列顺序。总的说来,姚鼐的“文之精”是对古文理论的总结,在自己的创作中也得到了很好体现。就其内涵上来说,它是对文气说的发展;就其性质来说,它构成了古代层次文本理论。因此,有关“神、理、气、味”的整理与发掘,将有助于深化对姚鼐古文理论的认识。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中明;姚鼐的妇女观和他笔下的妇女形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俞樟华;郭玲玉;;论姚鼐的传记理论[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3 周中明;论姚鼐爱民、济民和以民为本的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力之;关于姚鼐章学诚批评《文选》分类之得失问题——兼论“七”、“设论”与赋的关系[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杨布生;姚鼐从事书院教育40年考略[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6 张维;论章学诚、姚鼐对考据学的态度[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7 力之;关于姚鼐章学诚批评《文选》分类之得失问题——兼论“七”“设论”与赋的关系[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卢茂村;记新发现的姚鼐墓志铭[J];东南文化;1990年04期

9 江凯波;意境清幽 含蕴丰富——姚鼐《夜起岳阳楼见月》赏析[J];名作欣赏;1998年05期

10 吴微;姚鼐的宋学情结与文章风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周中明;;论姚鼐鲜为人知的一面——民主性和进步性[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卞孝萱;武黎嵩;;从《桐城麻溪姚氏宗谱》看姚鼐[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小舒;;体兼唐宋,气合刚柔——浅议姚鼐的诗及诗论[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徐善华;;姚鼐诗法思想管窥[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吕美生;;姚鼐散文艺术论新解——“以诗为文”论桐城派[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段二丽;;姚鼐山水诗初探[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吕美生;;论方东树《昭睐詹言》——兼评“桐城诗派”的百年走势与价值取向[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方小培;;桐城派形成的地理背景探析[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文浏;品致清妙的书札[N];中国商报;2003年

2 徐成志;桐城派研究的新创获[N];光明日报;2007年

3 汪勤模;梅雨天气的一场诗辩[N];中国气象报;2004年

4 夏雨;行书诗轴逸气悠扬[N];中国商报;2001年

5 江小角 作者单位:桐城市博物馆;明清时期桐城文化的特征[N];安徽日报;2002年

6 姚悦;铁线篆刚柔并济[N];中国商报;2003年

7 魏金全;语文教学语言刍议[N];光明日报;2001年

8 徐成志;桐城派与明清学术文化研讨会综述[N];文艺报;2007年

9 潘茨宣;桐城派广西奠基人吕璜[N];西部时报;2010年

10 刘进 涤生;义理·考据·辞章的现代学术方法论意义[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仇海平;秦汉魏晋南北朝奏议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金凤;姚鼐的“神、理、气、味”说[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袁莹;姚鼐游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辛如;姚鼐的语文教育思想[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易华;“文人之诗”—姚鼐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王若琼;姚鼐诗学思想与诗歌创作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6 郭玲玉;姚鼐传记理论及写作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育馨;姚鼐题画诗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张宁;姚鼐古文辞类纂评点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9 李围围;姚鼐《五七言今体诗钞》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必俊;姚鼐“义理、考据、辞章”的现代阐释[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25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25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4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