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中国文学中玉原型的美学阐释

发布时间:2020-09-29 19:24
   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重要载体,是中国古代人文理念的物的体现。综观中国的文学作品,玉是在中国文学中反复出现的典型意象,可以说玉乃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原型。目前关于玉的研究正逐渐由器物转向文献,文学作品中玉的广泛存在虽已被关注,但主要还是侧重文学现象的表述,对其深层内涵和文化表征研究还不是特别系统深入。本文借鉴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方法,试图对中国文学中的玉原型进行一种美学的阐释。全文从“中国文学中的玉原型”、“玉原型所蕴含的女性审美意识”、“玉原型所体现的审美理想”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从历时性角度看,玉意象在中国文学中亘古存在,延绵不绝。从共时性的角度看,玉意象不仅在诗歌中大量地存在,而且还遍布于词、曲、赋,散文、小说各种文学体裁。玉意象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大量地存在和反复出现,使它成为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型。 其次,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文学作品中,玉很少作为阳刚的象征物出现,人们更多的是将它与女性、水和月亮联系在一起,并且具有强烈的生命色彩,而这都根植于玉原型所积淀的女性崇拜的远古记忆。同时,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是典型的母系意识的表现形式,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女性偏向和阴性特征,玉作为中华文化的灵魂和载体,体现了中国人偏重阴柔的文化心态。因此,玉原型承载了中华民族女性崇拜的集体无意识,并渗透到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与理想中去,玉正是阴柔的象征,蕴含了中国人崇尚女性与阴柔之美的审美意识。 再次,玉原型不仅蕴含了中华民族的女性审美意识,还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理想。玉由形容女性的美延伸至一切美好的事物,如人格的美、艺术的美、理想的美,总而言之,玉成为一切美好事物与理想的代称;中国女性与月亮总是孤独与寂寞的象征,而纯粹与理想和世俗现实也总是处于矛盾之中,因此玉在至美至善的背后也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悲剧精神:既有含蓄内蕴、温润柔婉的情性又有“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的坚贞品质,玉正是中国人独特的悲剧意识的完美体现;另外,从女性崇拜的集体无意识看,女性智慧是非思辨的,它更接近生命与自然。玉长久以来就被视为自然山川之精英,对玉的喜爱和崇拜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感悟和赞叹。而玉不只是作为一种自然审美对象,也是代表了人与自然的亲和。玉自古就是沟通天地神人的灵物,在中国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中,玉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玉表达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与共感,玉原型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态审美观念。 总之,本文主要意图不只是列举玉在文学作品中的广泛存在,而是通过对玉的原型意义的美学阐释,使我们能更深入地把握中华民族的心理气质和审美文化心态。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I20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中国文学中的玉原型
二、玉原型所蕴含的审美意识
    (一) 玉与原母神
    (二) 玉和月亮的渊源
    (三) 玉与水的关联
    (四) 玉原型与生命意识
三、玉原型所体现的审美理想
    (一) 玉原型蕴含着中国人的纯美理想
    (二) 玉原型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悲剧精神
    (三) 玉原型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态审美观念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萃萃;土地原型与诗性文化[D];南昌大学;2008年

2 肖婷;魏晋南北朝玉文化及诗歌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吕凤;论玉在《诗经》中的文化意蕴[D];云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30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30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2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