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重论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之关系

发布时间:2020-09-30 01:01
   学衡派在“五四”时期是一个有着独立品格的文化团体,它对“新文化”建设的作用曾长期被学界所误解甚至忽视。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其实并不只是新文学倡导者一枝独秀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各个社团、流派的相互制约、相互砥砺的作用下产生的。只有通过这种“多维合力”的作用,才能保证文学和文化发展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五四”时期,当新文学倡导者占据社会和文化的主流地位时,其他处于边缘地位的社团和流派对他们更多的是起到制衡的作用,学衡派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事实上,学衡派虽在表面上是以异质于主流的形式出现,但他们也和新文学倡导者一样,在思考和探寻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命运和前进方向。因而,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具有一种的制衡的意义,并且它的理论体系和文化主张应视为有益于新文化运动健康发展的精神养分。本文从梳理学界对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关系的研究成果出发,拟通过对学衡派的语言观、文化价值观和文化理想这三个与新文化运动关系的联接点的考究,从而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衡派和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关系,以求对当前学衡派研究有所推进与匡正。
【学位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I206.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关于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关系的研究之概述
    第一节 视学衡派为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
    第二节 视学衡派为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
    第三节 视学衡派为新文化运动的“补充者”
第二章 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关系之考量
    第一节 相对的语言观
    第二节 相对的文化价值观
    第三节 相近的文化理想
第三章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学衡杂志简章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妙妙;“学衡派”的治学路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30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30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f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