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古今解读的差异论略
发布时间:2020-10-20 16:42
《论语》作为一部儒家最重要的典籍,文字虽极简朴,却记录了孔子及其若干弟子的言语行事,集中体现了孔子的学说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由于《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殊的地位与影响,使该部经典成为历代学者研究的对象。两千多年来,人们几乎从未间断过对《论语》的解读与研究。 与对任何事物的研究一样,对《论语》的解读和探讨,也会受到特定社会阶段的学术氛围和研究主体的主观因素所制约。由于研究主体所处的时代、社会不一,其所持的思想方法有异,他们对同一本《论语》所作的解释和注疏也往往是特色迥异、流派纷呈。本论文即以《论语》解读的古今差异为研究目标,深入阅读古代何晏的《论语集解》、朱熹的《论语集注》和刘宝楠父子的《论语正义》,当代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和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通过对比的方法,归纳、总结古今解读《论语》在文字训诂和经义阐释方面的差异,并从学术思想和文学批评方法两方面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从而探讨今天我们解读经典应该注意什么问题,遵循什么原则。
【学位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I206.2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8912
【学位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I206.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优;《论语》疑难词句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848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4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