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晚清翻译的描述性研究:林纾和他的《黑奴吁天录》

发布时间:2020-11-21 23:08
   林纾是中国晚清最负盛名的翻译家之一,是翻译西洋文学作品的第一人。他翻译的作品引入了西方的文学新思想和新的创作手法,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许多翻译家和学者都曾撰文评述过林纾和他的翻译作品,但是大多数都是从传统的语言学角度来分析。结果,以往的这些评论文章都批评晚清的翻译不忠实于原文,晚清的翻译家总爱随意改变原文。另外,长期以来,翻译研究领域里有一种不正确的倾向占据了主导地位,即: 人们一向认为翻译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实际中运用,满足于对翻译作出规定性的结论,而过于注重实用就使人们不大注意翻译的文化历史价值。因此,对林纾的翻译需要通过一种更加成熟的方法来观察和分析。只有在一种更加先进的理论框架中,即关注译本存在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讨论译本存在的合理性,才能使对林纾的翻译研究深入下去。在这篇论文当中,作者尝试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林纾翻译。换句话,翻译的描述性研究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使本文作者能以中国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为依据,证明林纾改写外国文学的合理性。 近几年来,在东西方的翻译研究领域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大的趋势,即翻译研究从语言学向文化和政治转向,从研究主流翻译实践向创造性的翻译转向,以及从原文为导向向译文为导向的研究方法转向。这些趋势大大拓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更为贴近现实和客观。这当中最为瞩目的学术热潮当属九十年代开始兴起的“文化转向”。文化转向为翻译研究增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一直困扰着翻译理论家们的问题,重点已经从问“我们应当怎么翻译,怎样翻译才是正确的?”,转向了描述性研究,即讨论“翻译有什么用?”
【学位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I206.5
【文章目录】:
Introduction
CHAPTER 1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DESCRIPTIVE APPROACH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1 Manipulation School and Their Basic Ideas
    1.2 AndréLefevere’s Concepts of Manipulation and of Rewriting
        1.2.1 Manipulation forces
        1.2.2 Translation as a form of “rewriting”
            1.2.2.1 Poetics and institution
            1.2.2.2 Ideology and power
    1.3 Summary
CHAPTER 2 TRANSLATION BEHAVIOR IN LATE QING PERIOD
    2.1 Cultural and Socio-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te Qing Period
    2.2 Translation Activities
CHAPTER 3 LIN SHU AND HIS TRANSLATIONS
    3.1 Lin Shu as a Translator
    3.2 Lin Shu’s Translations
    3.3 Lin Shu’s Poetic Belief and Translation Ideology
        3.3.1 Lin Shu’s Poetic Belief
        3.3.2 Lin Shu’s Translation Ideology
CHAPTER 4 LIN SHU’S TRANSLATION OF UNCLE TOM’S CABIN
    4.1 Uncle Tom’s Cabin by Harriet Beecher Stowe
        4.1.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ction
        4.1.2 Political Theme vs. Philosophic Theme
    4.2 Uncle Tom’s Cabin translated by Lin Shu
        4.2.1 Poetic Strategies Employed by Lin Shu in Heinu Yutian Lu
        4.2.2 The Translator’s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Interventions in Heinu Yutian
            4.2.2.1 Manapulation of Religious Content
            4.2.2.2 Manipulation for Political Reasons
CONCLUSION
NOTES
WORKS CITED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德翠;;中西文化夹击下林纾的西方文化观[J];学术论坛;2011年06期

2 张丽君;;从意识形态角度看林纾翻译文本的选择[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3 肖萌;孙作顶;;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解读林纾译本《黑奴吁天录》[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周心怡;;论林纾和庞德“误译”的根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5 张文杰;;以目的论为指导看林纾的翻译[J];华章;2011年21期

6 游友基;;林纾与三坊七巷文化名人的交往[J];闽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韩丹丹;;背道而驰还是殊途同归——目的论视角下林纾与鲁迅翻译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梁琨;;林纾的翻译和近代文学思潮[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顾晓绿;;民国文人趣事[J];政府法制;2011年23期

10 李佳芩;;从多元体系理论角度论林纾文学翻译的主要特点[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宏照;林纾小说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丽华;林纾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林元彪;文章学视野下的林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潘智丹;淡妆浓抹总相宜:明清传奇的英译[D];苏州大学;2009年

5 郭杨;林译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栾英;《牡丹亭》英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周羽;清末民初汉译小说名著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D];上海大学;2010年

8 贺爱军;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9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英鹏;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琴;从描述性翻译研究视角比较Uncle Tom's Cabin的两个中译本[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安丽娅;晚清翻译的描述性研究:林纾和他的《黑奴吁天录》[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于峰;林纾翻译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刘洋;从后殖民理论视角论林纾的翻译[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何红;多元系统理论视野下林纾的翻译[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6 吴中华;“视域差”和“理想解释度”视角下的林纾误译初探[D];西北大学;2012年

7 杨丽华;林纾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杨;林纾与桐城派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黄睿;翻译即改写[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朱琳;翻译之改写[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93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93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f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