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在文学与抗战之间 ——《七月》《希望》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5 22:49
  迄今为止,20世纪20、30年代的许多文学刊物得到了充分的研究,与之形成对比的是,40年代的文学刊物却并未引起相应的关注。研究40年代文学,可以打开那段时期文学文化研究中的许多暗箱。《七月》、《希望》是诞生在战火之中的两份文学刊物,负载着深沉的文学与文化内容。战争的爆发打破了现代文学原有的格局,文学思维、文学风貌呈现出明显的战时色彩。文学的功利性追求与定位获得了合法性与合理性。在这种氛围之中,《七月》设定了明确的文学立场,坚守着不肯让位的文学精神。文学立场的设定与“五四”所开创的“启蒙的文学”道路双向并进,在“救亡”的浓厚氛围之中贯注了深沉的“启蒙”力量,呈现出独具一格的文化色彩。刊物采取独特的编辑策略保证了刊物设置的远目标的实现。这两份刊物以自成体系的面貌在战争中前后坚守了七年之久,最重要的支撑就是特殊的编辑胡风。胡风卓异的个性特征与文学思想引导着刊物的发展走向,同时,刊物对于胡风的文学思想的成熟也起着催生的作用。这两份刊物在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新文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催生了七月派;开拓了新文学文化的思维;在40年代“救亡“的氛围之中注入了启蒙的力量;为新文学的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推出
    第二节 《七月》《希望》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七月》《希望》的文化环境及其发展历程
第一章《七月》《希望》的文学立场
    第一节《七月》《希望》的文学生态环境
        一、作家的战时性定位
        二、文学刊物缺失
        三、文学定位弱化
        四、文学的通俗化热潮
    第二节 文学立场的设立
        一、创刊词对于文学立场的设立
        二、伟大作品产生的讨论
    第三节 文学立场的体现
        一、小说、报告文学作品
        二、诗歌创作
        三、译文的参照
第二章《七月》《希望》的内质思维
    第一节 《七月》与《希望》的文学越位
        一、《七月》的文化建设趋向
        二、《希望》的文化建设大气魄
    第二节 《希望》的精神探索
        一、市侩主义、色情主义、客观主义的批驳
        二、精神圣战方式的选择
        三、政治与艺术的关系解读
        四、欧化文化取向——文艺大众化的另一种方式的思考
    第三节 对话精神
        一、作家、作品独特的的编排方式
        二、编者与作者的对话
        三、《七月》《希望》的整体性思维
        四、对话精神的缺失
第三章《七月》《希望》作家构成
    第一节 中青年作家的承续与对话
        一、中年作家的引领
        二、青年文化性格的掘发
    第二节 多向地域来源
        一、延安作家
        二、各个战区的战士作家
    第三节 知识结构、教育背景
        一、大学教育背景
        二、延安文学环境
        三、异域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 运作模态及编辑策略
    第一节 同人性质定位
        一、同人性质定位的表现
        二、同人定位的来源及意义
        三、同人定位的不合时宜
    第二节 鲁迅精神的显性引导
        一、鲁迅的领袖位置的选择
        二、《七月》《希望》对于鲁迅思想的解读
        三、书信中的鲁迅影像
    第三节 刊物外形策略
        一、高级读者、作者群的塑造
        二、座谈会、语录片断以及书信的思想共享
        三、出版机构与丛书系列
第五章 特殊的编辑主体——胡风
    第一节 胡风个性对于刊物的塑造
        一、胡风与“左联”——创刊前的胡风
        二、胡风在刊物的个性体现
        三、胡风与茅盾的编辑个性差异
    第二节 胡风文学思想对于刊物的塑造
        一、胡风对于抗战文学的期待
        二、胡风与《七月》、《希望》
    第三节 《七月》《希望》对于胡风的影响
        一、《七月》《希望》对胡风文学思想的塑造
        二、创办《七月》《希望》对于胡风命运的影响
第六章《七月》《希望》对新文学的影响及贡献
    第一节 《七月》《希望》的发展终点
        一、《论主观》引发的连锁反应
        二、同人小刊物的催生
    第二节 《七月》《希望》与“七月派”
        一、“七月派”的促生
        二、“七月派”与“宗派”
        三、“七月派”成员的人格建构
    第三节 《七月》《希望》对于新文学的贡献与启示
        一、“启蒙”的坚守与超越
        二、新型文学品格对文学格局的拓展
        三、对左翼文坛批评精神的贯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与胡风及“胡风集团”[J]. 牛汉,何启治,李晋西.  当代. 2008(01)
[2]胡风如何“呼应”舒芜的《论主观》[J]. 吴永平.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4)
[3]胡风的革命心态[J]. 叶炜.  粤海风. 2007(04)
[4]“胡风派”的鲁迅研究及其与主流派的歧异[J]. 吕东亮.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7(02)
[5]丁玲与胡风[J]. 杨桂欣.  新文学史料. 2007(01)
[6]胡风的现实主义:置身作为存在样式的开放[J]. 文贵良.  中国文学研究. 2006(04)
[7]生命体验与情绪凝聚:胡风的新诗理论[J]. 赵金钟.  诗探索. 2006(03)
[8]对当前“七月派”研究中的若干基础界定的商兑[J]. 王再兴.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6(04)
[9]突进到生活的深处燃烧着生命的呼喊——论七月诗派的意象艺术[J]. 王泽龙.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4)
[10]近十五年来胡风文艺思想研究综述[J]. 王冰冰.  语文学刊. 2006(12)



本文编号:2919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919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1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