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之文学批评理论的现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0-12-17 07:04
李长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独具特色的理论批评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深切的爱,对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怀有真诚的期待,坚持浪漫主义文学立场,提出自己的文学批评标准“感情的型”,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形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主导思潮之外的另一种声音。“感情的型”是李长之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话语。他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把创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语言的媒介,形成艺术形象,转化成接受者的体验,从而使接受者达到与创作者的共鸣。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传达情感,是艺术创作的目的。“感情的型”在李长之的诠释之下,有三层意思,一是一种情感类型,是来自于人类心灵的最真诚的表现,二是对人性中的永恒情思的抽象概括,三是一种艺术造型,可以表现为一种形式化的艺术形象。“感情的型”是李长之衡量文学作品好坏的试金石。李长之的“感情的型”与茅盾“为人生”的文学批评标准相比,李长之追求的是超越时代的人性美,茅盾追求的是对当下生存境遇的理性认识。而相比于周扬的机械的阶级论,李长之则本着非功利、真诚的态度探寻艺术的真谛,坚持客观的批评态度。李长之的文学批评实践其他文学观的实际运用。他的批评实践意在勾勒传...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批评标准:“感情的型”
第一节 “感情的型”的诗学内涵与人学意蕴
一、“感情的型”是一种情感类型
二、“感情的型”代表着对人性的终极探寻
三、“感情的型”是一种艺术造型
第二节 对社会历史批评标准的矫正:与茅盾和周扬批评方法的比较
一、李长之的审美态度:反功利,追求理想
二、文学和纯文艺的区分:李长之和茅盾批评方法比较
三、功利与反功利:李长之与周扬批评方法比较
第二章 传记批评:李长之的批评实践
第一节 浪漫主义精神观照下的传记批评
一、《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飞扬态肆的狂人
二、《屈原与孔子》:伟大的呆子
三、《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不朽的诗人
第二节 《鲁迅批判》的价值
一、鲁迅作品中“感情的型”:爱而失望着
二、“同情与真”的鲁迅:伟大的战士
第三章 李长之的文化思想脉络
第一节 李长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李长之眼中的儒家思想
二、李长之眼中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二节 李长之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借鉴
一、理想中的人
二、李长之对德国古典精神的运用
结语
一、“感情的型”——对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有益补充
二、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五十年代后茅盾文艺批评的特点[J]. 郭艳. 中州学刊. 2006(06)
[2]批评的转型:从文学批评到文化批评[J]. 顾金春. 阴山学刊. 2006(05)
[3]科学化批评理论的建构与政治性批评话语的实践——论建国前周扬的文学批评[J]. 胡志明.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05)
[4]论李长之的“传记式批评”[J]. 王利云.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6(02)
[5]竹内好的《鲁迅》与李长之的《鲁迅批判》[J]. 靳丛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3)
[6]审美对功利的兼容——李长之的审美批评观[J]. 孔庆林.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3)
[7]李白研究中的常青树 ——谈李长之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J]. 于天池,李书. 中国图书评论. 2006(04)
[8]论李长之的文学观[J]. 孔庆林.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9]《红楼梦批判》和李长之对于《红楼梦》的研究[J]. 于天池,李书. 红楼梦学刊. 2006(02)
[10]李长之与《鲁迅批判》[J]. 孙晶. 小说评论. 2006(01)
本文编号:2921613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批评标准:“感情的型”
第一节 “感情的型”的诗学内涵与人学意蕴
一、“感情的型”是一种情感类型
二、“感情的型”代表着对人性的终极探寻
三、“感情的型”是一种艺术造型
第二节 对社会历史批评标准的矫正:与茅盾和周扬批评方法的比较
一、李长之的审美态度:反功利,追求理想
二、文学和纯文艺的区分:李长之和茅盾批评方法比较
三、功利与反功利:李长之与周扬批评方法比较
第二章 传记批评:李长之的批评实践
第一节 浪漫主义精神观照下的传记批评
一、《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飞扬态肆的狂人
二、《屈原与孔子》:伟大的呆子
三、《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不朽的诗人
第二节 《鲁迅批判》的价值
一、鲁迅作品中“感情的型”:爱而失望着
二、“同情与真”的鲁迅:伟大的战士
第三章 李长之的文化思想脉络
第一节 李长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李长之眼中的儒家思想
二、李长之眼中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二节 李长之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借鉴
一、理想中的人
二、李长之对德国古典精神的运用
结语
一、“感情的型”——对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有益补充
二、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五十年代后茅盾文艺批评的特点[J]. 郭艳. 中州学刊. 2006(06)
[2]批评的转型:从文学批评到文化批评[J]. 顾金春. 阴山学刊. 2006(05)
[3]科学化批评理论的建构与政治性批评话语的实践——论建国前周扬的文学批评[J]. 胡志明.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05)
[4]论李长之的“传记式批评”[J]. 王利云.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6(02)
[5]竹内好的《鲁迅》与李长之的《鲁迅批判》[J]. 靳丛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3)
[6]审美对功利的兼容——李长之的审美批评观[J]. 孔庆林.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3)
[7]李白研究中的常青树 ——谈李长之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J]. 于天池,李书. 中国图书评论. 2006(04)
[8]论李长之的文学观[J]. 孔庆林.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9]《红楼梦批判》和李长之对于《红楼梦》的研究[J]. 于天池,李书. 红楼梦学刊. 2006(02)
[10]李长之与《鲁迅批判》[J]. 孙晶. 小说评论. 2006(01)
本文编号:2921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92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