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2 09:31
本文以《启功韵语集》为研究对象,探讨启功诗歌在艺术上、技术上的成就。启功诗风历经三变,大致来说:1949年以前,启功周围的文人艺术家圈子使得启功在诗歌创作中求精求美。不仅表现在格律上的严格,在艺术上,其诗抒情性浓郁,情思要眇,又深得“画意”。另外,由于处在清王朝已经灭亡而政局未稳的时代,也由于启功的皇族身份,他的大部分诗歌流露出遗民情绪,但启功又能够认识到王朝的兴替、家族的兴衰乃是历史的规律。在这里,沉湎与超脱是矛盾的统一着的。反右、文革时期遭受的政治打击导致启功人生态度发生变化。他奉行老庄之学,希望以柔弱获得生存;又学苏轼,对苦难采取一种戏谑的态度,看似豁达,实则沉痛。上述现实的、思想的两个方面是启功“打油诗”形成的原因。就打油诗这种体裁而言,启功以才情、学力提高了“打油诗”的品味。此外,此期诗歌在技术上出现开放的趋势。(1)韵的解放。可以概括为:“平仄须严守,押韵可放宽。”统计分析表明:这是一种以遵循格律为前提的解放,其解放的对象、程度也是合理的。(2)采用了大量的口语、俗语。从诗歌创作“字字有来历,句句有出处”这一实际上是旧体诗词发展阻碍的创作原则出发,笔者肯定了启功引进现代新语...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启功1949 年前的诗歌创作
1.1 典雅优美的“诗人之诗”
1.2 遗民情绪的沉湎与超脱
2. 启功反右、文革期间的诗歌创作
2.1 思想情绪
2.1.1 奉行老庄之学
2.1.2 学步古人——苏轼
2.2 艺术上、技术上开放的趋势
2.2.1 打油的风格
2.2.2 韵的解放
2.2.3 大量现代口语、俗语的采用
3. 启功新时期诗歌创作
3.1 学者之诗
3.1.1 典故的使用
3.1.2 点化前人诗句
3.2 平易的风格
3.3 多种体式的尝试
3.4 文字的游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鲁迅近体诗的形式特征及其变化[J]. 丰丽.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35)
[2]一生三绝画书诗——论启功先生的题画诗[J]. 赵仁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3]天仙地仙太俗 真人惟我髯苏——启功先生题画诗浅议[J]. 孙霞.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4]启先生改诗——“诗人启功”之五[J]. 赵仁珪. 世纪. 2005(05)
[5]启功先生的中国文化观和历史观[J]. 谢思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6]溥心畲先生南渡前的艺术生涯[J]. 启功. 新美域. 2005(02)
[7]启先生作诗——“诗人启功”之三[J]. 赵仁珪. 世纪. 2004(05)
[8]启先生论诗——“诗人启功”之二[J]. 赵仁珪. 世纪. 2004(04)
[9]启功身世考订[J]. 丁进军. 历史档案. 2003(04)
[10]《赵朴初诗词曲手迹选》后记[J]. 启功. 书法世界. 2003(09)
本文编号:2931537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启功1949 年前的诗歌创作
1.1 典雅优美的“诗人之诗”
1.2 遗民情绪的沉湎与超脱
2. 启功反右、文革期间的诗歌创作
2.1 思想情绪
2.1.1 奉行老庄之学
2.1.2 学步古人——苏轼
2.2 艺术上、技术上开放的趋势
2.2.1 打油的风格
2.2.2 韵的解放
2.2.3 大量现代口语、俗语的采用
3. 启功新时期诗歌创作
3.1 学者之诗
3.1.1 典故的使用
3.1.2 点化前人诗句
3.2 平易的风格
3.3 多种体式的尝试
3.4 文字的游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鲁迅近体诗的形式特征及其变化[J]. 丰丽.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35)
[2]一生三绝画书诗——论启功先生的题画诗[J]. 赵仁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3]天仙地仙太俗 真人惟我髯苏——启功先生题画诗浅议[J]. 孙霞.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4]启先生改诗——“诗人启功”之五[J]. 赵仁珪. 世纪. 2005(05)
[5]启功先生的中国文化观和历史观[J]. 谢思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6]溥心畲先生南渡前的艺术生涯[J]. 启功. 新美域. 2005(02)
[7]启先生作诗——“诗人启功”之三[J]. 赵仁珪. 世纪. 2004(05)
[8]启先生论诗——“诗人启功”之二[J]. 赵仁珪. 世纪. 2004(04)
[9]启功身世考订[J]. 丁进军. 历史档案. 2003(04)
[10]《赵朴初诗词曲手迹选》后记[J]. 启功. 书法世界. 2003(09)
本文编号:2931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93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