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陈白沙的诗意化人生和“生存诗学”观

发布时间:2021-01-17 13:56
  陈白沙是明中叶前期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为“江门学派”的创始人,是宋代理学到明代心学过渡期的关键人物。白沙糅合释道和二程朱陆张载等诸家学说,提出了“以道为本”、“心具万理”、“天地一气”、“道通于物”的虚实互参的“心学”体系。白沙由重“理”到启“心”,开启了“道学”、“主静”、“涵养”、“自得”、“自然”等等学说,重“自得”轻“六经”文字的主体体验之心学。这与西方现象学、阐释学、存在主义哲学和死亡哲学有许多相通之处。本论文拟在白沙思想学说与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方面,作进一步挖掘,探悉中国传统儒释道合一思想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默契之处。本论文主要目的是对陈白沙的诗学思想和人生价值观作哲理上的分析和诠释,以新的眼光审视白沙诗意化的人生和诗学思想,深入探讨白沙思想的根基和哲学底蕴,进一步使其“生存诗学”明朗化。本篇论文拟从五个部分对白沙思想展开诠释。首先,对陈白沙非现成识度的“道”学思想观进行分析,本文认为“道”是非现成实体的缘构境域。其次,从主体性的角度,详细分析白沙思想中的“主静”说与“自得”心学,彰显切断俗缘、回归本真自我的生存价值观和诗意化人生。再次,从“道”的缘构境域这一角度出发...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陈白沙非现成识度的“道”学观
    第一节 白沙对“心”与“道”关系的阐释
    第二节 白沙对“仁”和“道”的阐释
    第三节 “道”是心物一体的澄明境界
第二章 切断俗缘、回归本真自我的生存价值观──对白沙思想中的“主静”说与“自得”说的诠释
    第一节 回归本真自我的“主静”说
    第二节 心领神会的“自得”说
第三章 缘构境域中的“涵养”观和“自然”观
    第一节 道域中的涵养观
    第二节 缘构境域中的无心“自然”观
第四章 向死亡存在的“生存”价值论和“时间”观
    第一节 诗意化的“生存”价值论
    第二节 顺任自然的大化“时间”观
第五章 鸢飞鱼跃、不着安排的生存诗学观
    第一节 抒写本真性情的诗歌创作论
    第二节 雅健、自然、风韵的诗歌鉴赏观
    第三节 鸢飞鱼跃、不着安排的“生存诗学”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陈白沙哲学中的诗性本体[J]. 苟小泉.  人文杂志. 2007(02)
[2]近三十年陈献章哲学思想研究述评[J]. 苟小泉.  哲学动态. 2006(09)
[3]论陈白沙哲学思想的渊源[J]. 刘之静.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4]白沙精神的文化品格[J]. 章继光.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5]陈献章与晚明文学思潮[J]. 孙学堂.  南开学报. 2006(04)
[6]陈白沙道论与道家思想的关系[J]. 张运华.  贵州社会科学. 2005(02)
[7]论陈白沙心学教育哲学的特色[J]. 黄明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03)
[8]“自然”的三重境界——陈白沙的“自然之学”及其审美涵义[J]. 孟泽.  理论与创作. 2003(04)
[9]白沙哲学的价值解读——读《陈白沙心学价值审视》[J]. 张运华.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10]白沙诗学与禅学刍论[J]. 章继光.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4)



本文编号:2983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983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8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