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人民”的文学 ——从1954年《人民文学》看50年代共和国的文学重建

发布时间:2021-01-28 08:27
  在建国后十七年时期的中国文学体制中,《人民文学》是个典型的存在。作为中国作协的机关刊物,《人民文学》是当时执政党权力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执政党文艺政策的图解。基于此,本文将1954年的《人民文学》作为研究对象,从其静态呈现的文本入手,运用大历史观和文本细读的方法,解读其所刊登的作品,联系整个十七年时期的中国文学,探讨新政权在完成了对内对外的战争,将工作重点转向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后,在这种百废待兴的状况下,如何进行文学重建,以及试图建立怎样的文学形态。 通过分析,我们看到,执政党在50年代的文学重建,事实上是一个规范和标准建立的过程。建国后,新政权将文学定位为政治的呼应,被纳入到体制之中。文艺领导者以毛泽东的《讲话》为指导思想,以解放区文艺传统为范本,以苏联文艺理论为借鉴,使新政权的文学在引领、提倡和批判、打压中逐渐成型,从而将文学圈定在一个统一的规范之中。然而,严格的政治规范限制了艺术创作所需要的人格自由与心灵自由,共和国的文学生产者们变得敏感和善于自我审视,一些成熟的作家无法适应这种新的文学形态,他们心中充满了无法排遣的困惑与迷茫。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意义
    二 选题依据
    三 关于“人民”的文学
    四 研究现状
第一章 文学理想的实践形态
    一 定位:文学,作为政治的呼应
    二 在传统重构中的实用主义策略
    三 文艺大众化呼声下的民族、民间视野
    四 国际共产主义理想中的世界视野
    五 小结
第二章 理想如何成为规范
    一 政策、理论的宣传
    二 批评的参与
    三 主流创作的引导
第三章 在政治规范与文学自律之间
    一 曹禺的“进步”--抑或“退步”
    二 卞之琳的尴尬--从一封读者来信说起
    三 何其芳的“甜蜜”与“惊恐”
    四 是“我害了病”,还是“这个世界打摆子了”?
    五 “力不从心”--也说编辑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004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04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9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