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余杞考论
发布时间:2021-02-02 18:31
王余杞是活跃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中国现代文坛的一位作家、编辑、文学活动家。自1926年筹备编辑《荒岛》半月刊开始,王余杞积极投身于文学活动在中,创作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如长篇小说《自流井》、《海河汩汩流》、《急湍》、《浮沉》,短篇小说集《惜分飞》、《朋友与敌人》,人物传记《八路军七将领》、随笔连载《我的故乡》等。此外,他还主编和参编了多种文学刊物,提倡文章“扣紧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现实”,扶持青年作家、鼓励他们的创作热情,为现代文学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笔者认为,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不断深入的现在,挖掘王余杞这样一位曾经活跃在现代文坛,又由于种种原因被文学史所遗漏,被岁月所尘封的作家的生平及其创作,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现代文学的丰富性和研究地域文学的独特性都有着积极的史料意义。目前,对王余杞生平及作品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其零星见于李怡《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陈青生《王余杞和〈我的故乡〉》,王发庆《王余杞和他的长篇小说〈自流井〉》,黄小同、常勇《王余杞与〈当代文学〉》。总的来说,还没有学者对王余杞生平及其文学活动的生平及其文学活动的资料进行比较全面的收集整理和专门性研究。本文拟从王余杞的...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王余杞的风雨人生
一、显赫世家,自贡“神童”
二、走出夔门,求学北平
三、天津七年,醉心文学
四、流亡回乡,写作抗敌
五、历经苦难,重获新生
第二章 王余杞创作考
一、创作探索期
二、创作高峰期
三、创作成熟期
四、创作尾声
第三章 王余杞代表作品──《自流井》分析
一、《自流井》的家族小说结构
二、《自流井》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
三、《自流井》的幽默讽刺风格
结语
参考书目
参考资料
附录 王余杞年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的生平简述[J]. 王余杞. 新文学史料. 1999(03)
[2]青春的诗情与“年轻”的文化人——现代四川作家群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J]. 李怡.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4)
[3]地方志——龙门阵文化与现代四川文学的写实主义取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巴蜀文化之一[J]. 李怡.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1)
[4]研讨现代作家与乡土文化的两个问题──从郭沫若与乡土文化所想到的[J]. 李怡. 郭沫若学刊. 1996(04)
[5]海风社[J]. 郭武群. 新文学史料. 1995(04)
本文编号:3015178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王余杞的风雨人生
一、显赫世家,自贡“神童”
二、走出夔门,求学北平
三、天津七年,醉心文学
四、流亡回乡,写作抗敌
五、历经苦难,重获新生
第二章 王余杞创作考
一、创作探索期
二、创作高峰期
三、创作成熟期
四、创作尾声
第三章 王余杞代表作品──《自流井》分析
一、《自流井》的家族小说结构
二、《自流井》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
三、《自流井》的幽默讽刺风格
结语
参考书目
参考资料
附录 王余杞年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的生平简述[J]. 王余杞. 新文学史料. 1999(03)
[2]青春的诗情与“年轻”的文化人——现代四川作家群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J]. 李怡.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4)
[3]地方志——龙门阵文化与现代四川文学的写实主义取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巴蜀文化之一[J]. 李怡.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1)
[4]研讨现代作家与乡土文化的两个问题──从郭沫若与乡土文化所想到的[J]. 李怡. 郭沫若学刊. 1996(04)
[5]海风社[J]. 郭武群. 新文学史料. 1995(04)
本文编号:3015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15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