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假纯真—从李贽生平看其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观
发布时间:2021-02-03 06:28
李贽(1527-1602),原名载贽,字宏甫,号卓吾,晚明杰出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李贽倡导个性自由,崇尚思想解放和多元信仰,“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他的独创精神影响深远。其人好强喜辨,多与人迕,其心则孤独落寞,矛盾交织:弃官、出家、不归故里,超脱宁静的佛禅自由是其常萦于胸的美妙理想,做官、著史、批假道学,不能忘俗的儒者机心又是其弥漫一生的宿命。笔者认为要对李贽这个所谓时代“异端”人物及他的思想对文艺的影响做出较为合理的诠释,应该尽可能从其整个人生角度出发,在继承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将其人生与哲学思想、文艺思想连接起来。以往的学术成果,对于李贽人生思想和哲学思想关系方面的专门研究稍显薄弱。言自心出,笔者认为李贽文艺美学思想的精神取向与生命美学思想是相一致的,是其内心强烈冲突的外在反映,倡导“自然之真”是李贽生命的基本内核和人生归宿。本文结构分三个部分,分别探讨持真心的自然观,做真人的狂狷人生观,和写真文的情性文学观。由童心而真心,由真心而真人,由真人而真文,是贯穿李贽的一条主线。本文试图通过剖析他一生思想活动的脉络以及隐藏在言行背后的个人所处的社会、家世影响,揭示“真”在李贽生命思...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引言
一、自然之真心——李贽贵“真”的求道人学
(一) 人道即天道
(二) 真心即童心
(三) 童心的内涵
二、自然之真人——李贽扬“真”的狂狷人生
(一) 狂狷为真
(二) 狂狷人生
(三) 表禅实儒
三、自然之真文——李贽求“真”的情性文学
(一) 自然文艺观——“自然之为美”
(二) 经世致用——“文与道岂二事乎”
(三) 文如其人——“未有其人不能卓立而文章能垂不朽者”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李贽:晚明文化的裂变——评“童心说”与“适己论”[J]. 张中全. 船山学刊. 2005(04)
[2]李贽“人文主义”人性论评析——兼与西欧人文主义思想比较[J]. 孟广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3]从“童心说”看李贽的美学思想[J]. 唐丽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4)
[4]论李贽“童心说”“私心说”与禅宗佛性论之异同[J]. 胡遂. 船山学刊. 1999(02)
[5]李贽的人生轨迹[J]. 乔长路,乔虹. 中国哲学史. 1999(01)
[6]论李贽“童心说”在其文艺思想中的作用与意义[J]. 朴钟学. 中国文学研究. 1998(03)
[7]李贽自然人性论美学初探[J]. 杨金洲.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3)
[8]李贽弃官与出家新探[J]. 林其泉. 社会科学战线. 1994(02)
[9]论李贽的“以自然之为美”[J]. 蔡锺翔.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4(02)
硕士论文
[1]真心 真性 真文——论李贽之“真”的心学渊源及文论[D]. 杨梅.四川大学 2005
[2]李贽人生简论[D]. 高峰.湖南大学 2002
[3]“自然人性论”基础上的文学观[D]. 卢永和.湖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16053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引言
一、自然之真心——李贽贵“真”的求道人学
(一) 人道即天道
(二) 真心即童心
(三) 童心的内涵
二、自然之真人——李贽扬“真”的狂狷人生
(一) 狂狷为真
(二) 狂狷人生
(三) 表禅实儒
三、自然之真文——李贽求“真”的情性文学
(一) 自然文艺观——“自然之为美”
(二) 经世致用——“文与道岂二事乎”
(三) 文如其人——“未有其人不能卓立而文章能垂不朽者”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李贽:晚明文化的裂变——评“童心说”与“适己论”[J]. 张中全. 船山学刊. 2005(04)
[2]李贽“人文主义”人性论评析——兼与西欧人文主义思想比较[J]. 孟广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3]从“童心说”看李贽的美学思想[J]. 唐丽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4)
[4]论李贽“童心说”“私心说”与禅宗佛性论之异同[J]. 胡遂. 船山学刊. 1999(02)
[5]李贽的人生轨迹[J]. 乔长路,乔虹. 中国哲学史. 1999(01)
[6]论李贽“童心说”在其文艺思想中的作用与意义[J]. 朴钟学. 中国文学研究. 1998(03)
[7]李贽自然人性论美学初探[J]. 杨金洲.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3)
[8]李贽弃官与出家新探[J]. 林其泉. 社会科学战线. 1994(02)
[9]论李贽的“以自然之为美”[J]. 蔡锺翔.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4(02)
硕士论文
[1]真心 真性 真文——论李贽之“真”的心学渊源及文论[D]. 杨梅.四川大学 2005
[2]李贽人生简论[D]. 高峰.湖南大学 2002
[3]“自然人性论”基础上的文学观[D]. 卢永和.湖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16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1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