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困境——对《文心雕龙·辨骚》“博徒”“四异”争议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1-02-10 07:09
  关于《文心雕龙·辨骚》中"四异"和"博徒"解读的争议,至今仍未平息。少数学者认为其均属褒义,显然是不符合原文实际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误读,除了对楚辞作品认识上的古今差异、对刘勰关于经典与辞赋的定位把握有偏之外,主要原因在于非此即彼、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制约。这种思维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研究者陷于困境。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动态. 2020,(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辨骚》篇“四异”“博徒”引起的争议
二、对楚辞作品认识上的古今差异
三、对刘勰关于经典与辞赋的定位存在误读
四、非此即彼、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制约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由六朝任诞风气释“雅颂之博徒”——兼论《文心雕龙·辨骚》篇的枢纽意义[J]. 李飞.  中国文化研究. 2013(02)
[2]《文心雕龙·辨骚篇》“四异”辨析[J]. 韩湖初.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3]《辨骚篇》“博徒”、“四异”终究是“褒词”——李定广先生《求新须先求真》商榷文之商榷[J]. 李金坤.  毕节学院学报. 2009(02)
[4]《辨骚》新识——从博徒、四异谈到该篇的篇旨和归属[J]. 韩湖初.  中州学刊. 1987(06)



本文编号:3026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26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4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