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心雕龙》称引《诗经》考论

发布时间:2021-02-12 05:33
  南朝齐梁时期刘勰所著《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重要的著作,其评述内容涉及到了中国文学发展到南朝宋齐时期的几乎所有文学作品。而《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受到了刘勰的高度重视。在《文心雕龙》50篇中,虽没有设专篇对《诗经》进行论述,但全书征引、称述《诗经》之处达200余条。本文以《文心雕龙》称引《诗经》为研究对象,来探究《诗经》在《文心雕龙》论文中所起的实际作用和刘勰对《诗经》的论述。文章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通过分析《文心雕龙》对《诗经》引用与称述情况得出《文心雕龙》与《诗经》的关系至广至深的结论。第二章探讨《诗经》对《文心雕龙》论文的影响,即引《诗》以为行文之资;引《诗》以释名;以《诗》为诸文体之源;引《诗》以明诸文体之演变轨迹;引《诗》以明诸写作手法之衍化;引《诗》以证成其文论观点;本诸《诗》以论评。第三章具体分析了刘勰对《诗经》的论述,得出刘勰对《诗经》的论述一方面本诸汉儒之旧说,另一方面又能结合自魏晋以来学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从文学发展及文章写作的角度来解读《诗经》,这既是刘勰论文重通变的具体体现,也是他对《诗经》研究的贡献所在。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文心雕龙》称引《诗经》例类分析
    第一节《文心雕龙》引用《诗经》例类分析分析
    第二节《文心雕龙》称述《诗经》例类分析分析
第二章《文心雕龙》对《诗经》的运用
    一、引诗以为行文之资
    二、引诗以释名
    三、以诗为诸文体之源
    四、引诗以阐明诸文体之演变轨迹
    五、举诗以明诸写作手法之流变
    六、引诗以证成其文论观点
    七、本诸诗以论评
第三章《文心雕龙》对《诗经》的论述
    一、对《诗经》作者的论述
    二、对四始六义的论述
    三、对《诗经》修辞手法的论述
    四、对《诗经》艺术成就的论述
    五、关于《诗经》对后世文学影响的论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心雕龙》诗学观念下的《诗经》阐释[J]. 谢中元,石了英.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2]论刘勰的《诗经》学思想[J]. 谭勇民.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3]《文心雕龙》与汉代诗学的渊源关系[J]. 刘文忠.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4]从经学到文学——魏晋南北朝《诗经》研究角度的转变[J]. 陆理原.  广西社会科学. 2004(01)
[5]《文心雕龙》征引《诗经》分析[J]. 马洁.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5)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经》审视[J]. 佘斯大,陆理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4)
[7]从《文心雕龙》的“赞曰”看刘勰对《诗经》传统的通变[J]. 朱清华.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2)
[8]儒家思想与《文心雕龙》修辞观[J]. 罗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5)
[9]魏晋时期的《诗经》解读[J]. 蒋方.  文学评论. 2000(04)
[10]刘勰诗经观平议[J]. 李金坤,祝诚.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1)



本文编号:3030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30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f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