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心雕龙》“心物交融”说中的同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2-18 20:08
  "心物交融"是《文心雕龙》重要的美学命题。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来看,在"随物宛转""与心徘徊"的交融中,"心"与"物"之间存在着异质同构的关系。"郁然有采""其无文欤"是物我表现性的同构。"物色相召,人谁获安"则是物我内在生命力的共鸣。"心物同构"融通了"比象""比德"的传统。"拟容取心"的"比兴"手法,既保留了心与物在政治、道德层面的联系,又在美感心理层面找到了两者的连接点,将审美与道德相统一,带有"唯务折衷"的色彩。 

【文章来源】:阴山学刊. 2020,33(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郁然有采”“其无文欤”:物我表现性的同构
二、“物色相召,人谁获安”:物我内在生命力的共鸣
三、“比兴”:“心物同构”的折衷内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朱光潜对立普斯“移情说”的接受与理解[J]. 牟春.  文艺理论研究. 2010(01)
[2]“心物”:汉魏六朝文艺心理学之纲[J]. 李建中.  学术月刊. 1991(01)



本文编号:3040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40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e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