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与新时期文学
发布时间:2021-02-20 17:40
新时期文学曾以对创作主体和创作观念的现代性追求而实现了对现代性话语的重建,文学也因深度参与了现代性话语的重建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社会领域思想危机和西方“后现代”文化的双重影响下,新时期文学开始了“后现代转向”。韩东不仅是新时期文学“后现代转向”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以其诗歌和小说的双重创作实绩,还是这一转向的最佳体现者之一。因此,韩东具有与新时期文学互相阐释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韩东与新时期文学共生性的考察来把握韩东创作的价值,又以韩东作为个案来反观新时期文学的转变,揭示新时期文学发展和演变的重要表征,以深化我们对新时期文学发展、演变的认识和思考。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韩东对新时期文学的继承与超越。不论是诗歌还是小说,韩东都以对此前文学的“创造性误读”而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他在朦胧诗的影响下开始诗歌创作,却以对朦胧诗话语方式的消解而实现了对朦胧诗的超越;他的小说延续了其诗歌创作精神,以对此前小说创作总体话语方式的背叛、对先锋文学和新写实小说的继承与创新而形成了自己的小说创作特色。第二部分具体阐释韩东的诗歌创作对新时期诗歌的意义,并以此来考察新...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韩东对新时期文学的继承与超越
第二章 诗歌的祛魅:韩东与新时期诗歌
一韩东与新时期诗歌表意形象的转变
二韩东与新时期诗歌抒情主体的转变
三韩东与新时期诗歌语言的转变
第三章 “历史终结”后的个人叙事:韩东与新时期小说
一韩东与新时期“文革”小说
二韩东与新时期情爱小说
第四章 韩东的叙事反讽及其对新时期反讽叙事的意义
一叙事结构反讽
二叙事形态反讽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同写平凡的“世界性因素”——韩东和拉金诗歌的比较[J]. 柏桦,余夏云. 文艺研究. 2007(09)
[2]从“语言说我”到“我说语言”——韩东、于坚的诗歌作品的另一种解读[J]. 赵林.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3]爱情或灵魂末路——评韩东长篇小说《我和你》[J]. 海力洪. 南方文坛. 2006(03)
[4]论韩东的情爱叙事[J]. 王长才. 开封大学学报. 2006(01)
[5]韩东诗歌艺术特色探讨(上)[J]. 但家祥.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6]一种新的写作方式:于坚韩东诗中的积极因素[J]. 朱云.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01)
[7]在话语的反叛与突围中断裂——韩东诗歌行为的回顾性考察[J]. 刘继林. 学术探索. 2005(05)
[8]悖论中的《扎根》和《扎根》中的悖论[J]. 李遇春. 小说评论. 2005(04)
[9]"交叉跑动"的经验——析韩东小说中诗歌作品的功能[J]. 李建立. 理论与创作. 2004(06)
[10]个人化视域中的日常叙事——评韩东长篇小说《扎根》[J]. 王春林. 当代作家评论. 2004(04)
本文编号:3043109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韩东对新时期文学的继承与超越
第二章 诗歌的祛魅:韩东与新时期诗歌
一韩东与新时期诗歌表意形象的转变
二韩东与新时期诗歌抒情主体的转变
三韩东与新时期诗歌语言的转变
第三章 “历史终结”后的个人叙事:韩东与新时期小说
一韩东与新时期“文革”小说
二韩东与新时期情爱小说
第四章 韩东的叙事反讽及其对新时期反讽叙事的意义
一叙事结构反讽
二叙事形态反讽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同写平凡的“世界性因素”——韩东和拉金诗歌的比较[J]. 柏桦,余夏云. 文艺研究. 2007(09)
[2]从“语言说我”到“我说语言”——韩东、于坚的诗歌作品的另一种解读[J]. 赵林.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3]爱情或灵魂末路——评韩东长篇小说《我和你》[J]. 海力洪. 南方文坛. 2006(03)
[4]论韩东的情爱叙事[J]. 王长才. 开封大学学报. 2006(01)
[5]韩东诗歌艺术特色探讨(上)[J]. 但家祥.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6]一种新的写作方式:于坚韩东诗中的积极因素[J]. 朱云.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01)
[7]在话语的反叛与突围中断裂——韩东诗歌行为的回顾性考察[J]. 刘继林. 学术探索. 2005(05)
[8]悖论中的《扎根》和《扎根》中的悖论[J]. 李遇春. 小说评论. 2005(04)
[9]"交叉跑动"的经验——析韩东小说中诗歌作品的功能[J]. 李建立. 理论与创作. 2004(06)
[10]个人化视域中的日常叙事——评韩东长篇小说《扎根》[J]. 王春林. 当代作家评论. 2004(04)
本文编号:3043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4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