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特质三层论 ——从经学、史学、文学三层审视《汉书》历史性存在
发布时间:2021-02-21 21:02
传统史传作品经学、史学、文学三者合一,只有从作品历史性背景出发,在分析的基础上整合,才可真正发掘传统史传作品的历史性内涵。本文从经、史、文三者出发来审视《汉书》的存在。 《汉书》的作者班固生活在经学昌明的东汉初年,他深受经学影响,使《汉书》具备清晰的经学特质:强烈的等级观念;浓重的大一统意识;信仰君权神授和关注百姓生活。作者出发点是为史学而作,其史学特质是:变“通”为“断”而同时“断”中有“通”;卑古尊今而古为今用;据实出发,以客观实际来观察历史;以人为核心记载,同时记载人的精神产品。整部《汉书》都是以文来写,其文学特质在经学和史学的共同作用下表现为:真实与想象的人物之美、洗练与典雅的语言之美、简洁与详赡的情节之美、庄重与细腻的风格之美,其总体的风格可概括为:中庸之美。 经学、史学、文学三者在《汉书》中互相参与、影响,《汉书》之前和之后的史作中三者含量迥然有别,之前史作史学、文学意味浓厚,到《汉书》时,相对史学、经学含量加强,文学含量弱化。魏晋之后文学一科和史学一科基本各自为类,此间《汉书》是一个重要的过渡。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汉书》经学特质省察
第一节 强烈的等级观念
第二节 浓重的大一统意识
第三节 信仰君权神授
第四节 关注百姓生活
第三章 《汉书》史学特质反思
第一节 变“通”为“断”,“断”中有“通”
第二节 卑古尊今,古为今用
第三节 以人为核,核外有物
第四节 据实出发,以物观实
第四章 《汉书》文学特质挖掘
第一节 真实与想象—人物之美
第二节 洗练与典雅—语言之美
第三节 简洁与详赡—情节之美
第四节 庄重与细腻—风格之美
第五章 《汉书》中经学、史学、文学三者关系分析
第一节 《汉书》内部经学、史学、文学关系小结
第二节 《汉书》外部经学、史学、文学思想演绎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正统儒学对东汉史学的影响──以《汉书》、《汉纪》为中心[J]. 傅永聚,范学辉. 齐鲁学刊. 2001(05)
[2]《汉书》人物传记的文章风格[J]. 马春香.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03)
[3]试论经学对《汉书》文风的影响[J]. 辛福民.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1)
[4]《汉书》典雅优美的历史记述[J]. 许殿才. 史学史研究. 1996(01)
[5]史学和经学[J]. 刘家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5(03)
本文编号:3044912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汉书》经学特质省察
第一节 强烈的等级观念
第二节 浓重的大一统意识
第三节 信仰君权神授
第四节 关注百姓生活
第三章 《汉书》史学特质反思
第一节 变“通”为“断”,“断”中有“通”
第二节 卑古尊今,古为今用
第三节 以人为核,核外有物
第四节 据实出发,以物观实
第四章 《汉书》文学特质挖掘
第一节 真实与想象—人物之美
第二节 洗练与典雅—语言之美
第三节 简洁与详赡—情节之美
第四节 庄重与细腻—风格之美
第五章 《汉书》中经学、史学、文学三者关系分析
第一节 《汉书》内部经学、史学、文学关系小结
第二节 《汉书》外部经学、史学、文学思想演绎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正统儒学对东汉史学的影响──以《汉书》、《汉纪》为中心[J]. 傅永聚,范学辉. 齐鲁学刊. 2001(05)
[2]《汉书》人物传记的文章风格[J]. 马春香.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03)
[3]试论经学对《汉书》文风的影响[J]. 辛福民.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1)
[4]《汉书》典雅优美的历史记述[J]. 许殿才. 史学史研究. 1996(01)
[5]史学和经学[J]. 刘家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5(03)
本文编号:3044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44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