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古代文学课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21-02-25 02:37
古代文学课对提高学生的认知、审美、研究和创造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其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之间尚有较大距离。结合古代文学课程特点和实践经验,教学观念上应强调学思结合、建设开放课堂,教学方法上应注重构建多层次联系,实践教学上应突出能力培养。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教学改革,更好地展现中国古代文学课的魅力,实现古代文学课在知识传承、能力培养、境界提升、人文氛围培育等方面的功能。
【文章来源】:保定学院学报. 2020,33(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突出互动,转变教学观念
(一)讲授课堂向对话课堂的转变
(二)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的转变
(三)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的转变
二、构建联系,创新教学方法
(一)建立课程内部知识的系统联系
(二)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宏观联系
(三)注重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之间的现实联系
三、拓展能力,强化实践教学
(一)诵读涵咏式的作品教学法
(二)改写创作式的写作训练法
(三)拓展研究式的能力提升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师范类专业认证视域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范秀君. 河南教育(高教). 2019(12)
[2]结果导向与问题意识——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设计的探索[J]. 杨庆杰.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8)
[3]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难句新解[J]. 葛志伟. 语文建设. 2019(13)
[4]高师中文专业文学类课程的整合与模式构建[J]. 杨泉良.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04)
[5]从文学教育的功能与特点看文学课教学改革[J]. 王长华,阎福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10)
本文编号:3050306
【文章来源】:保定学院学报. 2020,33(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突出互动,转变教学观念
(一)讲授课堂向对话课堂的转变
(二)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的转变
(三)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的转变
二、构建联系,创新教学方法
(一)建立课程内部知识的系统联系
(二)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宏观联系
(三)注重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之间的现实联系
三、拓展能力,强化实践教学
(一)诵读涵咏式的作品教学法
(二)改写创作式的写作训练法
(三)拓展研究式的能力提升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师范类专业认证视域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范秀君. 河南教育(高教). 2019(12)
[2]结果导向与问题意识——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设计的探索[J]. 杨庆杰.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8)
[3]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难句新解[J]. 葛志伟. 语文建设. 2019(13)
[4]高师中文专业文学类课程的整合与模式构建[J]. 杨泉良.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04)
[5]从文学教育的功能与特点看文学课教学改革[J]. 王长华,阎福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10)
本文编号:3050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50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