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史家立

发布时间:2021-03-07 22:19
  论文从史家立场、叙述声部与述史方式三方面出发,对中国大陆文学史家编撰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进行历时性考察,并对大陆外史家编撰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进行分析,力争梳理出近50年近百部中国当代文学史著的编撰规律。新中国开始至文革结束期间属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编撰初创期。此时的史家处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立场撰写“新中国”文学史,即这时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塑造了“新中国”形象,昭显了“新中国”性质与气象。“新中国”形象的塑造体现在文学史著注重“新”的历史起源,“新”的作家作品、“新”的文类以及“新”的文艺方针等方面。文学史文本呈现为政治话语的独白,书写方式是社论式写作,文学史语言具有社论宣告般的权威性、号召力和激情鼓动性;史家常常使用“我们”的人称,直接表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批判立场;而能够体现出互文和多方向释义的注释逐步减少,甚至消失。用政治话语的独白方式书写“新中国”文学史的主要原因在于本时期史家在年龄特征、知识范式、阶级认同等方面的特征决定了他们自觉归依政治话语,从而将自己个人“我”的声音融合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我们”之中。本时期文学史述史线索是同一的:新中国文学不断开展两条路线的斗争并取得巨大进步。这条述史线...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缘起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对象、研究理论与研究线索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史编撰的初创期
    第一节 "新中国"文学史
        一、"新"的历史起源
        二、"新"的经典作家
        三、"新"的文类
        四、"新"的经典作品
        五、"新"的文艺政策
    第二节 政治话语的独白
        一、文艺批判的权威性
        二、文本注释的欠缺性
        三、"我们"的人称
        四、自觉认同
    第三节 逐渐激进的述史线索
        一、两条路线斗争的述史线索
        二、不断取得进步的述史线索
        三、新文学史编撰的前鉴
        四、史学模式的套用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史编撰的建设期
    第一节 客观化文学史
        一、追寻历史之真
        二、全面反映历史
        三、中年写史
    第二节 知识话语的独白
        一、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化
        二、知识权威
        三、语言客观化
    第三节 文学史分期的同与不同
        一、三分法和四分法
        二、不同的两分法
        三、文学史分期的背后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探索期
    第一节 客观化、个人化文学史并存竟荣
        一、客观化编撰取得成绩
        二、个人化编撰精彩不断
        三、新的学人新的范式
    第二节 多声部
        一、多方会谈
        二、文学史家作为主持人
        三、重组真实
    第三节 多元的述史方式
        一、多元化的文学史分期
        二、多元化的文学史情节
        三、未完成的现代性情节
第四章 "他者"的文学史
    第一节 "他者"的立场
        一、文学性
        二、知识分子写史
        三、意识形态性
    第二节 对话体
        一、传播与倾听
        二、对等交流
    第三节 "他者"的述史方式
        一、反对教条主义
        二、重估现代性
        三、大陆影响
        四、"新的"述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学的都市与都市的文学——中国文学史有待彰显的另一面相[J]. 陈平原.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9(03)
[2]“打通”和“分界”:回到中国现当代文学[J]. 黄万华.  理论学刊. 2009(02)
[3]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史写作的缺失[J]. 秦方奇.  理论月刊. 2009(02)
[4]文学史的政治化书写——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反思[J]. 王瑜.  云南社会科学. 2009(01)
[5]“红色文学史”五十年祭[J]. 黄修己.  炎黄春秋. 2009(01)
[6]机遇、思路与方法——文学史研究与课程教学的对应思考[J]. 韩晓.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7]关于“文革文学”“文学史叙述”的历史变迁——以五部中国当代文学史为例[J]. 席扬.  广东社会科学. 2008(06)
[8]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刍议[J]. 陈敢.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4)
[9]从文学史对象和范围的不稳定性看电影文学与文学史的关系——论将电影文学纳入文学史之必要性[J]. 杨曙.  小说评论. 2008(S2)
[10]文学史中的赵树理[J]. 刘旭.  浙江社会科学. 2008(09)



本文编号:3069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69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8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