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时代的“新”文学萌芽 ——论媒体视域下的“80后”文学
发布时间:2021-03-11 02:28
“80后”文学自20世纪末出现以来就以飞速之势进入了读者的视线并在近年来逐渐受到主流文坛的关注,成为当代文坛不可忽视的一支文学队伍。但同时由于“80后”文学的出现与发展过程当中融入了不同于以往的媒体、商业等时代元素,因此也经常受到主流评论界的诟病。笔者认为,“80后”文学是当下最为紧贴时代的文学作品之一,虽然不能否认其中有些作品的确欠缺深层次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意识,并时常出现媚俗化的倾向。但如果对“80后”作家及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会发现他们的作品是在我们这个特定的新时代下的必然产物,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社会,而在大众传媒时代发展而来的“80后”文学也是与媒体难以分割的。迄今为止学界对“80后”文学的研究或是集中在他们青春写作的内在心理因素上,或者是对“80后”创作的一些艺术缺失紧抓不放,对“80后”文学产生与形成的时代因素关注甚少,而对与其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媒体的关注更是凤毛麟角。在笔者看来,批评界对于“80后”文学这个文坛生力军的研究程度是不足的,为了弥补这种缺失,本论文将集中在新时代媒体氛围这个特定的时空中探讨研究“80后”文学。本论文采用文本细...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80后"产生的媒体文化语境
一、 从《萌芽》开始的"80后"文学
二、 多样化的传播途径
三、 媒体与市场的合谋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文学
一、 新时代的"早熟"文学
二、 "80后"作家角色的转型
三、 "80后"作家的具象化语言
四、 媒体氛围下的外部形式特征
第三章 大众传媒时代对"80后"文学的反思
一、 媒体化给"80后"文学的发展带来的缺失
二、 来自主流文坛的声音
三、 呼唤媒体的规范化
四、 媒体氛围下如何打造"80后"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残酷青春”之后是什么?——由春树感受“80后”写作[J]. 张清华. 南方文坛. 2007(04)
[2]喧哗中的独语——“80后”写作透析[J]. 姚娜. 当代文坛. 2007(01)
[3]“80后”文学叙事的影像化和非历史化[J]. 王玉冰. 现代语文. 2006(10)
[4]“80后”成长的文化地图[J]. 李莉. 现代语文. 2006(10)
[5]“80后”的三种意味[J]. 焦守红. 中国青年研究. 2006(02)
[6]“80后”文学的传媒文化语境[J]. 王玉冰.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7]被主流冷落的“80后写作”[J]. 马相武. 艺术评论. 2005(12)
[8]论80后文学的网络特征[J]. 江冰. 文艺评论. 2005(06)
[9]略论当前的青年创作及其批评——兼论文学创作中的“80后”现象[J]. 晓华,汪政.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10]论80后文学的“另类写作”[J]. 江冰. 文艺评论. 2005(04)
硕士论文
[1]游戏文化与80后创作[D]. 姚娜.河北师范大学 2008
[2]反文化的写作与反写作的文化[D]. 于凤静.东北师范大学 2006
[3]从青春开始的写作[D]. 卢欣.暨南大学 2006
[4]个性闪烁在喧嚣的时代[D]. 王玉冰.山东师范大学 2006
[5]“80后”文学现象研究[D]. 赵春梅.重庆师范大学 2006
[6]“80后”文化现象研究[D]. 王雅丽.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75701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80后"产生的媒体文化语境
一、 从《萌芽》开始的"80后"文学
二、 多样化的传播途径
三、 媒体与市场的合谋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文学
一、 新时代的"早熟"文学
二、 "80后"作家角色的转型
三、 "80后"作家的具象化语言
四、 媒体氛围下的外部形式特征
第三章 大众传媒时代对"80后"文学的反思
一、 媒体化给"80后"文学的发展带来的缺失
二、 来自主流文坛的声音
三、 呼唤媒体的规范化
四、 媒体氛围下如何打造"80后"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残酷青春”之后是什么?——由春树感受“80后”写作[J]. 张清华. 南方文坛. 2007(04)
[2]喧哗中的独语——“80后”写作透析[J]. 姚娜. 当代文坛. 2007(01)
[3]“80后”文学叙事的影像化和非历史化[J]. 王玉冰. 现代语文. 2006(10)
[4]“80后”成长的文化地图[J]. 李莉. 现代语文. 2006(10)
[5]“80后”的三种意味[J]. 焦守红. 中国青年研究. 2006(02)
[6]“80后”文学的传媒文化语境[J]. 王玉冰.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7]被主流冷落的“80后写作”[J]. 马相武. 艺术评论. 2005(12)
[8]论80后文学的网络特征[J]. 江冰. 文艺评论. 2005(06)
[9]略论当前的青年创作及其批评——兼论文学创作中的“80后”现象[J]. 晓华,汪政.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10]论80后文学的“另类写作”[J]. 江冰. 文艺评论. 2005(04)
硕士论文
[1]游戏文化与80后创作[D]. 姚娜.河北师范大学 2008
[2]反文化的写作与反写作的文化[D]. 于凤静.东北师范大学 2006
[3]从青春开始的写作[D]. 卢欣.暨南大学 2006
[4]个性闪烁在喧嚣的时代[D]. 王玉冰.山东师范大学 2006
[5]“80后”文学现象研究[D]. 赵春梅.重庆师范大学 2006
[6]“80后”文化现象研究[D]. 王雅丽.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75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75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