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思想艺术特色的融通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8 17:27
《淮南子》是秦汉文化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不仅在思想上是集大成之作,而且在文学艺术上也极具影响力。本文分两大部分来论述其思想艺术特色:第一部分探讨《淮南子》的思想特色,指出其思想上的融通,主要阐析:天道、阴阳、精神等形而上的本体论与治国、礼乐制度等形而下的济世思想的融合。《淮南子》的思想往往被认为太“杂”,其实,这是一种融通。融通与“驳杂”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一种有主见的包容、调和,使对立变成统一;而驳杂是多而乱的东拼西凑。《淮南子》在“天道”论上源自老庄,谈及形而上的道的本源。又系统阐析了“天”、“地”、“阴阳”、“精神”与“道”的交融。在俗世的治理上,赋予“无为”以新的内涵——君无为而臣有为,提倡以“仁义礼乐”来美化风俗,又不主张僵化不变,文中处处体现出天道与人道的调和。《淮南子》以老庄之道为旨归,又吸收了儒家、阴阳家、法家、兵家等诸家思想,结合当时社会现状,为统治者提供一套完备的修身治国方案,这是站在“道”的高度上在思想方面融通诸子百家。第二部分着重分析《淮南子》的艺术特色。《淮南子》承前启后,在创作风格、文学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等方面丰富多彩。既呈现庄子散文及屈子辞赋南方式的浪漫...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上编 《淮南子》之思想特色
第一章 老庄之“道”与“黄老”之道的融通
第一节 《淮南子》对老庄之“道”的继承
第二节 《淮南子》对“黄老”之“道”的吸纳
第二章 大、地、人之相感与互动
第一节 《淮南子》对天人关系的理解
第二节 《淮南子》对人地关系的诊释
第三章 大道与阴阳之关联
第四章 真朴乃人性之归宿
第五章 “有为”与“无为”之统一
第六章 “大道”与仁义礼乐之相生
下编 《淮南子》之艺术特色
第一章 浪漫与现实结合
第二章 自然与文饰互补
第三章 文体之风格多样
第四章 表现之手法灵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淮南子》的文学价值[J]. 吕书宝.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2]《淮南子》简论[J]. 陈静.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4(04)
[3]文化一统的自觉追求与《淮南子》的文学思想[J]. 刘怀荣.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8(04)
[4]《淮南子》的民俗学价值[J]. 曹晋. 民俗研究. 1997(04)
[5]《淮南子》的成书、传播与影响[J]. 陈广忠. 船山学刊. 1996(02)
[6]《淮南子》与墨家[J]. 陈广忠. 孔子研究. 1995(02)
[7]《淮南子》道论新探[J]. 丁原明. 齐鲁学刊. 1994(06)
[8]《淮南子》写作时间新考[J]. 熊礼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5)
[9]刘安《淮南子》的文艺观[J]. 曹晋.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3)
[10]《淮南子》与《文心雕龙》[J]. 马白. 文史哲. 1991(06)
本文编号:3088673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上编 《淮南子》之思想特色
第一章 老庄之“道”与“黄老”之道的融通
第一节 《淮南子》对老庄之“道”的继承
第二节 《淮南子》对“黄老”之“道”的吸纳
第二章 大、地、人之相感与互动
第一节 《淮南子》对天人关系的理解
第二节 《淮南子》对人地关系的诊释
第三章 大道与阴阳之关联
第四章 真朴乃人性之归宿
第五章 “有为”与“无为”之统一
第六章 “大道”与仁义礼乐之相生
下编 《淮南子》之艺术特色
第一章 浪漫与现实结合
第二章 自然与文饰互补
第三章 文体之风格多样
第四章 表现之手法灵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淮南子》的文学价值[J]. 吕书宝.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2]《淮南子》简论[J]. 陈静.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4(04)
[3]文化一统的自觉追求与《淮南子》的文学思想[J]. 刘怀荣.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8(04)
[4]《淮南子》的民俗学价值[J]. 曹晋. 民俗研究. 1997(04)
[5]《淮南子》的成书、传播与影响[J]. 陈广忠. 船山学刊. 1996(02)
[6]《淮南子》与墨家[J]. 陈广忠. 孔子研究. 1995(02)
[7]《淮南子》道论新探[J]. 丁原明. 齐鲁学刊. 1994(06)
[8]《淮南子》写作时间新考[J]. 熊礼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5)
[9]刘安《淮南子》的文艺观[J]. 曹晋.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3)
[10]《淮南子》与《文心雕龙》[J]. 马白. 文史哲. 1991(06)
本文编号:3088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88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