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论“象”范畴演进的三种路径
发布时间:2021-03-28 05:49
目前学界对先秦时期"象"范畴的研究略显薄弱,因此对先秦时期"象"范畴的演进路径进行探讨。认为"象"源自先民的"尚象"意识,经《易传》对筮占兆象的哲学引申、老庄对道体和语言的探讨、孔子以降对诗歌意义与修辞的相关批评,逐渐演变成具有本体意义的"象"范畴,后成为古代文论元范畴之一。对先秦时期"象"范畴演进的探讨,有利于先秦文论的建构,对中国古典意象理论的研究也具有深化意义。
【文章来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36(05)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易传》对筮占兆象的哲学引申
二、老庄对道体和语言的探讨
三、孔子以降对诗歌意义与修辞的相关批评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唯象思维的三个阶段[J]. 曹运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2)
本文编号:3105000
【文章来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36(05)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易传》对筮占兆象的哲学引申
二、老庄对道体和语言的探讨
三、孔子以降对诗歌意义与修辞的相关批评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唯象思维的三个阶段[J]. 曹运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2)
本文编号:3105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105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