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新媒体艺术对当代美术馆的组织机制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28 21:17
  新媒体艺术因其特殊的艺术形态、互动性与连接性的特点,逐渐成为各大艺术展上的主流艺术形式。但新媒体艺术在美术馆语境下的呈现方式却并不成熟。本文分析了在新媒体艺术融入当代美术馆的语境之下,新媒体艺术展陈对当代美术馆组织机制上的影响,试图探寻两者融合的机制与策略。 

【文章来源】:设计艺术研究. 2020,10(0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新媒体艺术对当代美术馆的组织机制影响


[日]TeamLab《地形的记忆》,新媒体装置艺术,2018年,TeamLab数字体验馆。(1)

歌剧,媒体,法国,机器


“开源”这个术语在艺术语境之中被广泛地使用,来指向从互动到合作的过程。艺术家以互联网和开放代码为技术基础,搭建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通道,“开源”代码的生成与构建使受数据驱动的新媒体艺术与”开源平台“及线上浏览者有了共同合作,共建作品的可能。在新媒体的语汇发展中,使用技术和生态语境在开源与开放这两种系统之间互相交融。新媒体艺术互动与合作方式不仅挑战了艺术家的作者身份,并且重新界定了艺术作品和观众之间不同的参与式关系。(见图2)尼古拉斯·伯瑞奥德(Nicolas Bourriaud)在《关系美学》一书中关于“关系”提出过这样的疑问:“艺术与语境之间、艺术与文化之间、艺术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或是艺术与观众之间,是否像里克力·提拉瓦尼的社会地点作品之中展现的那样,是空间中的使用者之间的关系?”[7]。新媒体艺术参与式系统的介入,包含了反应、互动、参与、合作和开放系统等类型。而这些类型经常跨越彼此之间的界限,杂糅与混合在一起呈现。这也意味着真正理解这样的参与系统需要作为“中介”的美术馆肩负起“翻译”的责任。并且需要建立针对这些参与类型的批判性实践经验的语汇。策展人迈克尔·康纳提出:“美术馆需要针对不同的知识阶层、独立性和历时性,提供不同的装展和诠释方面的选项”[8]。但这是美术馆迄今为止在有关新媒体艺术展示中所缺失的。美术馆对于新媒体艺术参与式系统的话语缺失,一方面来自于美术馆本身对于其参与系统缺乏准确的掌握。对于习惯在历史语境下做出阐释的美术馆而言,新媒体艺术不断变化的内涵与结构让美术馆很难对其做出具有批判性的评定。另一方面,参与式系统开放与开源的特点,使参与者具有更大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他们会根据自身的文化做出合理的选择与理解。这也让美术馆在对新媒体艺术参与式系统进行阐释与“翻译”时,难以确立具有权威性的话语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参与式系统上美术馆就必定无所作为。参与式系统对于观众来说还是相对较新的体验,而多数新媒体艺术作品在设计参与式系统时,其目标是希望观众的参与能提供有创造力的信息输入。凯西·雷·赫夫曼在与朱莉·拉扎尔的访谈对话中说到:“要将一类观众,一种不同的观众带到作品面前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将带来一种具有批判性的精神。这些观众带来的是某种关于这些新艺术能做什么的理解,它让新艺术接受了检验”。美术馆需要在“我们如何能做到这一点?”上投入更多的思考[9]。毕竟观众并非能一夜之间变身成为文化生产者或者是艺术合作者。美术馆所拥有的审美教育职能需要用一种适合新媒体艺术参与式系统的方式植入进来。

影像,保罗,媒体,美术馆


美术馆的场馆设计与布局主要服务于传统艺术,这也为新媒体艺术在美术馆中的展示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许多新媒体装置艺术作品,因为美术馆展馆空间的局限,迫不得已需要调整其尺寸及呈现方式。除此之外,多数新媒体艺术作品需要完全黑暗的空间才能使其作品得到充分的展现。而美术馆复杂的光源条件往往使新媒体艺术只能在特定的展厅条件下呈现。在“白立方”与“黑立方”的冲突中,新媒体艺术作品在美术馆中的展出与呈现也势必会受到影响。这都造成新媒体艺术作品语境的流失,与其连接性的削弱。(见图3)另外,新媒体艺术相较于传统静态艺术形式,往往需要更充足的观看时间,这一特点尤以影像艺术最为突出。这也对美术馆的展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通过展陈与布置的精心设计,把观众留在展厅内更长时间去观赏新媒体艺术,也是美术馆在新媒体艺术展陈工作上需要引起重视的。四、新媒体艺术展陈对美术馆组织机制的变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停步、转身、反思:第十二届上海双年展——王慰慰访谈[J]. 王慰慰.  当代美术家. 2019(04)
[2]“沉浸式体验”在视觉领域中的媒介传播及应用[J]. 常雷.  设计艺术研究. 2018(01)



本文编号:3106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106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3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