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视角下《甄嬛传》人名翻译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9 20:26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命名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意识形态,它是一种文化载体,隐含不同民族的历史、宗教、习俗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小说《甄嬛传》中人物繁多,关系错综复杂,人物姓名极具鲜明个性。由于名字体现了特定文化语境里的文化内容,因此准确传达其精髓尤为重要。目前《甄嬛传》仅有一个译本,即Empresses in the Palace,该剧已在美国付费网站Netflix上线。在Empresses in the Palace中,人名全部使用了音译法,将人名仅作为代号进行处理。使译本缺乏应有的文化特性。鉴于此,该研究拟从翻译审美主体的创造性出发,为此问题寻求出路。翻译的审美主体(TAS),也就是翻译者,时常受制于原语的可译性限度以及双语的文化差异。如何发挥翻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将可译性的掣肘降低,使审美再现,是译者所要追求的目标。在此目标下,本研究以《甄嬛传》为例,探究人名英译。
【文章来源】:海外英语. 2020,(0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必要性
1.3 研究空缺
2 理论框架
3 Empresses of the Palace中人名的翻译
3.1 主要角色的人名翻译
3.2 仆人的人名翻译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红楼梦》中人名的翻译技巧[J]. 甘文凝.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1)
[2]《红楼梦》人名艺术及英译方法浅探[J]. 李涛,肖维青.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1(02)
本文编号:3108142
【文章来源】:海外英语. 2020,(0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必要性
1.3 研究空缺
2 理论框架
3 Empresses of the Palace中人名的翻译
3.1 主要角色的人名翻译
3.2 仆人的人名翻译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红楼梦》中人名的翻译技巧[J]. 甘文凝.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1)
[2]《红楼梦》人名艺术及英译方法浅探[J]. 李涛,肖维青.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1(02)
本文编号:3108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108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