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方承训及《复初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7 23:42
  全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史料入手,介绍方承训的家世、生平、交游和《复初集》的基本内容。第二部分根据《复初集》中所记载的徽商传记材料,以方氏家族为例,对徽商家族史做个案研究,以此来揭示徽商出贾的原因、经商模式及其成功的因素。第三、第四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重在研究《复初集》的文学价值。 方承训的文学观点和文学创作总的来说是复古的。他的文学理论主要见于卷首的《原初漫谈》及相关的篇章。而从方承训的诗文创作来看,大部分也是拘泥于复古思潮所作的平庸之作。但是,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考察,方承训的诗文别有风味。首先,方承训有很多反映徽州地域风光的作品;其次,他的作品中表现了徽州的民俗风情;尤为独特的是,方承训出身商贾家庭,本人也有经商经历,他在创作时自觉不自觉的采用了商人视角,成为新的经济因素在意识形态中的代言人。 论文主要是围绕方承训及《复初集》做一个案研究。而实际上,明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文化的下移,文学逐渐出现了一股民间化的走向。除了士大夫文人提出向民间学习的口号并努力实践之外,大量的民间文人参与文学创作,全方位的介绍文化意义和生存意义上的民众,从而留下了一个真实的文化时空。而这...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节 方承训的家世、生平及《复初集》的基本内容
    一 家世
    二 生平
    三 交游
    四 《复初集》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徽商家族史--《复初集》的史料价值
    一 方氏家族的出贾史及徽商出贾原因
    二 方氏家族商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徽商成功模式
    三 徽商心理
    四 徽州妇女参与商业的行为
第三节 追慕李何--方承训的文学观
    一 方承训的复古文学理论
    二 《古歌》中表露的文学思想
    三 余论
第四节 别有洞天--《复初集》的文学价值
    一 整体评价
    二 商旅生活
    三 地域风光
    四 民俗风情
第五节 从方承训看明代文学的民间化走向
    一 明代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原因
    二 明代文学民间化走向的表现
    三 明代文学民间化走向的意义和价值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明士人生计与士风[J]. 刘晓东.  东北师大学报. 2001(01)
[2]儒家传统文化与徽州商人[J]. 叶显恩.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4)
[3]明清时代徽州真应庙之统宗祠转化与宗族组织──以歙县柳山方氏为中心[J].   中国史研究. 1998(03)
[4]明诗正变论:有关衍展进程的描述及文化特质之剖析[J]. 乔力.  东岳论丛. 1998(03)
[5]从柳山方氏看明代徽州宗族组织的扩大[J]. 朴元怠.  历史研究. 1997(01)
[6]晚明文学与五四文学的时差与异质[J]. 张福贵,刘中树.  中国社会科学. 1996(06)
[7]重估明代诗歌的价值[J]. 羊春秋.  中国韵文学刊. 1994(02)
[8]晚明文士与市民阶层[J]. 夏咸淳.  文学遗产. 1994(02)
[9]明清徽商的藏书与刻书[J]. 刘尚恒.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01)
[10]从明人对杜甫的评价看明代诗学的风尚[J]. 刘明今.  文学遗产. 1987(06)



本文编号:3144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144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1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