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视域下许渊冲英译唐诗中的意象词处理方式探讨
发布时间:2021-04-28 05:18
以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运用描述、分析、举例、分类等研究方法,以许渊冲英译的《唐诗三百首》中的意象词为研究对象,探析许渊冲在翻译意象词时进行的语言维上、文化维和交际维上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许渊冲在英译《唐诗三百首》的过程中及其对诗中意象词的翻译处理上,都体现了生态翻译学中的适应与选择。
【文章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35(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生态翻译视域下的许渊冲英译唐诗中的意象词处理
(一)语言维上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1. 字面直译
2. 在直译意象词的基础上,添加意义提示语
3. 保留诗歌的音韵之美,“以诗译诗”
(二)文化维上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三)交际维上的适应性选择
1. 具化意象词
2. 弃象译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传统诗学视阈下的诗歌意象翻译[J]. 丛滋杭.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2)
[2]生态翻译学解读[J]. 胡庚申. 中国翻译. 2008(06)
[3]从诗歌意象、选词和格律看《静夜思》的英译[J]. 周文革,叶少珍.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4]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J]. 许渊冲.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11)
[5]汉诗英译中的意象转换比较[J]. 丛滋杭.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5(05)
博士论文
[1]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D]. 陈奇敏.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64877
【文章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35(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生态翻译视域下的许渊冲英译唐诗中的意象词处理
(一)语言维上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1. 字面直译
2. 在直译意象词的基础上,添加意义提示语
3. 保留诗歌的音韵之美,“以诗译诗”
(二)文化维上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三)交际维上的适应性选择
1. 具化意象词
2. 弃象译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传统诗学视阈下的诗歌意象翻译[J]. 丛滋杭.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2)
[2]生态翻译学解读[J]. 胡庚申. 中国翻译. 2008(06)
[3]从诗歌意象、选词和格律看《静夜思》的英译[J]. 周文革,叶少珍.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4]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J]. 许渊冲.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11)
[5]汉诗英译中的意象转换比较[J]. 丛滋杭.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5(05)
博士论文
[1]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D]. 陈奇敏.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64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164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