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中国的“文学”与“文学教育”
发布时间:2021-05-06 14:40
在清末学制改革逐渐兴起的文学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文学教育中"文学"的缺失。文章从社会转型和教育教学的双重维度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指出:作为意义再生产的一种方式,文学教育在中国本质上不是知识教育或专业教育、技能教育,而是事关意义获取的价值教育,现代中国的文学教育和文学研究应该给社会提供更多的价值关怀。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9(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文学教育中“文学”的缺失
二、安身立命的“文学之道”
三、“为人生”的文学教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文学教育的角度审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J]. 高玉. 文艺争鸣. 2018(11)
[2]文学写作与“伟大的心灵”——“文学阅读与通识教育”研讨会发言节选(中)[J]. 王晓明,童世骏,汪晖,陈思和,贺桂梅. 名作欣赏. 2018(01)
[3]理论中心论——从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说起[J]. 张江. 文学评论. 2016(05)
[4]重建意义论的文学理论[J]. 吴兴明. 文艺研究. 2016(03)
[5]“为人生”的小说与鲁迅创作的基点问题——对一个旧话题的新思考[J]. 李怡. 小说评论. 2008(02)
[6]论孔子的文学观念——兼释孔门四科与孔门四教[J]. 王齐洲. 孔子研究. 1998(01)
本文编号:3172100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9(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文学教育中“文学”的缺失
二、安身立命的“文学之道”
三、“为人生”的文学教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文学教育的角度审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J]. 高玉. 文艺争鸣. 2018(11)
[2]文学写作与“伟大的心灵”——“文学阅读与通识教育”研讨会发言节选(中)[J]. 王晓明,童世骏,汪晖,陈思和,贺桂梅. 名作欣赏. 2018(01)
[3]理论中心论——从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说起[J]. 张江. 文学评论. 2016(05)
[4]重建意义论的文学理论[J]. 吴兴明. 文艺研究. 2016(03)
[5]“为人生”的小说与鲁迅创作的基点问题——对一个旧话题的新思考[J]. 李怡. 小说评论. 2008(02)
[6]论孔子的文学观念——兼释孔门四科与孔门四教[J]. 王齐洲. 孔子研究. 1998(01)
本文编号:3172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172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