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生产方式
发布时间:2021-06-01 01:09
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学艺术的特性和内容,对其创作规律以及对它的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中国文艺理论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董学文、何国瑞、钱中文等人。我们把他们的理论合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生产方式理论”。 按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它应包括三方面的内涵:一是文艺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高尔基、布莱希特等人的理论与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文艺的倾向性。在生产力发展仍然不充分的中国,必然是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受到各种压迫,因此由詹姆逊提出的“抵抗的文化政治”原则仍然有效。作为改造现实生活关系的社会主义文艺起着先导和范型作用,不管在何时,都是如此。二是文艺的审美意象中叠合着多种生产方式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里,必然包含着早期的奴隶、封建社会生产方式,也包含着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审美意识形态为基础的文学生产方式是一综合体,既有文学表现力和审美关系的矛盾,又有由政治、经济、哲学、宗教等多元因素决定的成分。文艺是由现实生活关系本质地决定,现实的复杂性使其内容丰富多样;而审美变形的丰富性使其形式更具吸引力。三是文学应该把握现实生活关系,走向可以实现的未来。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现代化进程中始...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一、 我国文艺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生产方式的理论探讨
(一) 董学文的当代文艺形态论
(二) 何国瑞的艺术生产论和社会主义文艺学
(三) 王元骧的审美反映与艺术创造论
(四) 钱中文的交往对话中的新理性精神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生产方式理论的内涵
(一) 文艺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1 、世界社会主义文艺
2 、抵抗的第三世界文学艺术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艺:审美意识形态
(1) 、延安时期
(2) 、解放后的文学
(3) 、改革开放以后
(二) 文艺的审美意象中叠合着多种生产方式的矛盾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文学生产方式受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制约
2 、文学表现能力和审美关系的矛盾
3 、审美意象多重叠合:多元决定的结果
4 、形式:审美变形的丰富性
(三) 文学把握现实生活关系,走向可以实现的未来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学现代性
2 、想象与虚构--走向未来的文学艺术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艺术的潜能
4 、中国文学艺术的特殊性
三、 余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艺术的独特风格
(一) 韵--现实生活关系的表达
(二) 余韵:内容与形式统一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本文编号:3209353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一、 我国文艺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生产方式的理论探讨
(一) 董学文的当代文艺形态论
(二) 何国瑞的艺术生产论和社会主义文艺学
(三) 王元骧的审美反映与艺术创造论
(四) 钱中文的交往对话中的新理性精神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生产方式理论的内涵
(一) 文艺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1 、世界社会主义文艺
2 、抵抗的第三世界文学艺术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艺:审美意识形态
(1) 、延安时期
(2) 、解放后的文学
(3) 、改革开放以后
(二) 文艺的审美意象中叠合着多种生产方式的矛盾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文学生产方式受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制约
2 、文学表现能力和审美关系的矛盾
3 、审美意象多重叠合:多元决定的结果
4 、形式:审美变形的丰富性
(三) 文学把握现实生活关系,走向可以实现的未来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学现代性
2 、想象与虚构--走向未来的文学艺术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艺术的潜能
4 、中国文学艺术的特殊性
三、 余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艺术的独特风格
(一) 韵--现实生活关系的表达
(二) 余韵:内容与形式统一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本文编号:3209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209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