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故事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3 13:16
“杨家将”故事是我国人民喜闻乐道的传统故事,在我国流传已有近千年的时间了。在这漫长流传的历史中,故事从最初的民间传说、曲艺,到稍后的戏剧,再到以后的小说、传奇,流传敷演,愈演愈繁,致使“杨家将”故事中的人物,如杨业、佘太君、杨宗保、穆桂英等等,都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偶像。自宋代以来,“杨家将”的事迹通过口头传说、曲艺、小说、戏剧(主要是戏曲)等形式演绎,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其主要的情节、人物逐渐偏离历史事实,不断发展衍变,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杨家将”故事系统,其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宋、元两代为“杨家将”故事的萌芽期,明代为“杨家将”故事的定型期,清代为“杨家将”故事的鼎盛期。其间,有关“杨家将”的民间故事、说唱、戏曲、小说等多若繁星。“杨家将”故事之所以受民众欢迎,盛行不衰,是因为它具有民间文艺的所有特点和优点,是劳动人民、民间艺人、进步文人协同合作的典范,符合我国民间故事形成的一般规律——雅俗结合律。本文拟结合史实,以戏曲演艺为主要考察对象,对“杨家将”故事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探讨“杨家将”故事产生、发展及流传的原因,并通过对此个案的研究,反映作家创作与民间文艺相结合是中国民间故...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研究现状及已有成果
二、研究方法及相关材料范围
三、意义探究
第一章 “杨家将”人物形象考略
第一节 “杨门男将”
一、杨业
二、杨延昭、杨文广
第二节 “杨门女将”
一、佘太君
二、穆桂英
第二章 “杨家将”故事的演变
第一节“杨家将”故事的萌芽期(宋元)
一、宋代有关“杨家将”的文学作品述略
1、宋代笔记
2、南宋话本
3、金代院本
二、元代“杨家将”戏曲
第二节 “杨家将”故事的定型期(明代)
一、明代“杨家将”传说、曲艺
二、明代“杨家将”小说
三、明代“杨家将”戏曲
1、杂剧
2、传奇
第三节 “杨家将”故事的鼎盛期(清代)
一、清代“杨家将”曲艺
二、清代“杨家将”小说
三、清代“杨家将”戏曲
1、清宫大戏《昭代箫韶》
2、清代民间“杨家将”戏
3、清代“杨家将”戏的特点
第三章 “杨家将”故事产生、发展及广泛流传的原因
第一节 “杨家将”故事产生、发展的原因
第二节 “杨家将”故事广泛流传的原因
第三节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互动在“杨家将”故事中的反映
一、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1、民间文学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2、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典型形象的素材
3、民间文学在体裁、艺术手法、语言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二、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1、作家、文人对民间文学的保存、提炼和再创作
2、作家、文人对民间文学的损害和歪曲
结语
附录
附录一: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所载的四十三种“杨家将”剧目
附录二:“杨家将”戏曲剧目小辑
附录三:“杨家将”剧目简介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杨家将"故事传播情况综述[J]. 蔡连卫. 民俗研究. 2005(02)
[2]杨家将故事的产生与嬗变[J]. 裴效维.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5(01)
[3]穆桂英人物原型出于党项考[J]. 汤开建. 西北民族研究. 2001(01)
本文编号:3227587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研究现状及已有成果
二、研究方法及相关材料范围
三、意义探究
第一章 “杨家将”人物形象考略
第一节 “杨门男将”
一、杨业
二、杨延昭、杨文广
第二节 “杨门女将”
一、佘太君
二、穆桂英
第二章 “杨家将”故事的演变
第一节“杨家将”故事的萌芽期(宋元)
一、宋代有关“杨家将”的文学作品述略
1、宋代笔记
2、南宋话本
3、金代院本
二、元代“杨家将”戏曲
第二节 “杨家将”故事的定型期(明代)
一、明代“杨家将”传说、曲艺
二、明代“杨家将”小说
三、明代“杨家将”戏曲
1、杂剧
2、传奇
第三节 “杨家将”故事的鼎盛期(清代)
一、清代“杨家将”曲艺
二、清代“杨家将”小说
三、清代“杨家将”戏曲
1、清宫大戏《昭代箫韶》
2、清代民间“杨家将”戏
3、清代“杨家将”戏的特点
第三章 “杨家将”故事产生、发展及广泛流传的原因
第一节 “杨家将”故事产生、发展的原因
第二节 “杨家将”故事广泛流传的原因
第三节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互动在“杨家将”故事中的反映
一、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1、民间文学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2、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典型形象的素材
3、民间文学在体裁、艺术手法、语言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二、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1、作家、文人对民间文学的保存、提炼和再创作
2、作家、文人对民间文学的损害和歪曲
结语
附录
附录一: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所载的四十三种“杨家将”剧目
附录二:“杨家将”戏曲剧目小辑
附录三:“杨家将”剧目简介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杨家将"故事传播情况综述[J]. 蔡连卫. 民俗研究. 2005(02)
[2]杨家将故事的产生与嬗变[J]. 裴效维.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5(01)
[3]穆桂英人物原型出于党项考[J]. 汤开建. 西北民族研究. 2001(01)
本文编号:3227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22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