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新文学的书写规范转向 ——太阳社与革命文学思潮

发布时间:2021-06-13 22:03
  太阳社是提倡“革命文学”运动的重要社团之一。处在革命的时代,他们接受世界左翼文学的影响,以自己的热情和才情步入文坛。从1928年初到1930年初,太阳社在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翻译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造就了革命文学创作界首席小说家蒋光慈、革命文学批评界首席批评家钱杏邨,在当时文坛产生了轰动效应。在中国现代文学书写规范发生重大转折时刻诞生的太阳社,以其文学实践形成了认识-实践文学书写规范,这些规范不仅对后世无产阶级文学及非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动向产生了影响,而且使国内文学批评界及文学史界对五四文学史乃至整个中外文学史的评价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对太阳社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其创制的文学书写规范是完全必要的。本文的研究思路是:把太阳社放置在1928年大革命失败后社会文化转型期特定的历史语境中,首先从特殊的军事政治出版文化环境来考察太阳社聚集在上海的原因,从太阳社的社团策划来考察太阳社在革命文学运动中成功运作的原因。进而从太阳社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两个方面的成就来梳理太阳社的认识-实践文学书写规范的理论形态,力求全面地、客观地挖掘出太阳社的文学规范的主要内容。最后从蒋光慈...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18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时势与策划的产物——太阳社的聚合与运作
    第一节 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
    第二节 太阳社成员的聚集
    第三节 太阳社与中共中央的关系
    第四节 太阳社的文学策划
第二章 从“革命”文学到革命“文学”——太阳社的文学理论演变轨迹
    第一节 无产阶级倾向的革命文学
    第二节 新写实主义
    第三节 普罗文学的大众化
第三章 “太阳社式”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夹杂意气之争的理论之争
    第二节 文学手法的学理之争
    第三节 从温和的创作理论探讨到严厉的立场批判
    第四节 无声的批评
第四章 情绪化革命话语书写:蒋光慈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革命话语对日常生活话语的主导
    第二节 蒋光慈情绪化革命话语的特征
    第三节 准英雄的转变——蒋光慈革命话语叙事模式探析
    第四节 孤独的文学探索之路
第五章 认识-实践文学书写规范的初步成型:钱杏邨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同一规范中的观点调整
    第二节 钱杏邨的文学批评建设理论
    第三节 钱杏邨文学批评思想影响来源初探
第六章 昭示革命精神的拓荒文学
    第一节 对峙中的反抗选择模式——杨邨人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革命加恋爱”主题模式的拓荒——孟超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从反思个性解放思想到宣传社会革命——洪灵菲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旁观者形象模式的转向——戴平万的文学创作
    第五节 “双面人”形象模式——楼适夷的文学创作
    第六节 借鉴异域文学开拓写作空间
结语:时间开始了
参考书目



本文编号:3228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228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f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