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巴金的意义 ——巴金研究与巴金研究中的“接受阐释研究”初论

发布时间:2021-07-10 10:54
  对巴金创作与思考的评论和研究,对巴金意义的涵咏与反思,可以说是肇始于1929年初轰动文坛的巴金处女作《灭亡》问世以后。本文拟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将这些巴金研究作个基本的梳理,大致将其分为三个时期——发轫期、深入期和夯实期。巴金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它的背景和深层原因。巴金研究要保持活力和魅力,应该从已有的解释之外寻找另外的天地,从不同的思路中做出新的阐释。突破传统解读巴金的“接受阐释研究”在这方面应该算是一种不错的尝试。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来源的“接受阐释研究”研究巴金有利于巴金文本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多样的意义,但“接受阐释研究”也有不少局限性,无法尽可能多方位多侧面地去诠释或释放巴金的意义,所以才需要我们在多元语境和多维思考中去尽可能地探寻巴金多方面的意义。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巴金研究的基本情况
    1.1 巴金研究的发轫期(1929—1949年)
    1.2 巴金研究的深入期(1950—1965年)
    1.3 巴金研究的夯实期(80年代至今)
第二章 巴金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2.1 巴金研究取得的成绩
    2.2 巴金研究存在的问题
    2.3 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深层原因
第三章 新视野中的巴金研究
    3.1 重新认识和理解巴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2 巴金研究的新思路
第四章 当代巴金研究中的“接受阐释研究”
    4.1 突破传统解读巴金的“接受阐释研究”的理论来源
    4.2 巴金研究中的“接受阐释研究”
    4.3 “接受阐释研究”的优势
    4.4 “接受阐释研究”的局限性
第五章 多元语境和多维思考中的巴金意义研究
    5.1 作为“文学家”的巴金带来文学思考的特殊意义
    5.2 作为“一个人”的巴金带来的人格精神方面的意义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巴金研究的几个问题[J]. 陈思和.  社会科学. 2006(08)
[2]新世纪巴金研究综述[J]. 毕亮.  枣庄学院学报. 2006(01)
[3]从《随想录》看巴金主体意识的回归[J]. 贾岩.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5(03)
[4]近百年文学大师论——兼论巴金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上的原创性和杰出贡献[J]. 唐金海.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5]巴金文艺思想与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J]. 曹万生,靳彤.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6]巴金研究:现状与问题——李存光学术访谈录[J]. 李存光,邵宁宁.  甘肃社会科学. 2005(02)
[7]走进巴金的大世界——巴金百年诞辰学术著作述评[J]. 曾绍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4(06)
[8]巴金给了我们什么[J]. 赵兰英.  瞭望新闻周刊. 2004(26)
[9]论巴金晚年美学思想的两个命题[J]. 冯宪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11)
[10]论巴金的小说理论与批评[J]. 许德.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5)



本文编号:3275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275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e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