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家臣形象的分析及文学表现
发布时间:2021-07-12 00:25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历史著作,对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左传》又被称为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奠基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作为“文学的权威”(朱自清《经典常谈》)的《左传》,决定其文学品味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左传》全书出现的人物,上至天子诸侯、王公卿相,下至行人商贾、皂隶仆役,共有三千多个。不少人物以其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面貌,活现在读者面前。对于这些人物形象,前人多有论述,笔者不揣冒昧,仅就其中前人涉猎较少的家臣人物群像,进行探悉。探询这类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意义与审美意义。这类人物散见在《左传》全书的各个角落,按照孙绿怡在《左传与中国古典小说》所分,属于“闪现型”人物。这些形象的出现虽然稍纵即逝,一闪而过,然而却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同时在叙述过程中蕴涵着《左传》作者鲜明的爱憎倾向。本文即探讨在春秋时代森严的等级关系下家臣的生存状态、精神面貌,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下的矛盾冲突中展现的内在气质及价值观念。 综观《左传》全书,描绘家臣人物群像成为作者思想倾向和审美追求的主要载体。同时,在刻画人物时采用的文学手法成为古代史传文学描写人物...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 家臣制与家臣
(一) 、 春秋时代的家臣制
(二) 、 《左传》中的家臣
二、 《左传》家臣人物形象的文学表现
(一) 、 “众美兼擅”的表现手法
1 、 对比手法的使用
2 、 细节描写
3 、 矛盾冲突中的戏剧性
4 、 传神的语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 、 “于叙事中寓论断”--爱憎分明的思想倾向
三、 从《左传》到《史记》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文献
本文编号:3278805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 家臣制与家臣
(一) 、 春秋时代的家臣制
(二) 、 《左传》中的家臣
二、 《左传》家臣人物形象的文学表现
(一) 、 “众美兼擅”的表现手法
1 、 对比手法的使用
2 、 细节描写
3 、 矛盾冲突中的戏剧性
4 、 传神的语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 、 “于叙事中寓论断”--爱憎分明的思想倾向
三、 从《左传》到《史记》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文献
本文编号:32788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278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