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竹林七贤与酒

发布时间:2021-07-25 10:27
  本文从饮酒的角度,试图揭示“竹林七贤”面对多变政局和无常人生时,各自所特有的行为表现。通过对七贤作品的整体考察,分析他们思想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并进一步探讨在当时文化语境下,饮酒对他们作品创作的影响。全文的研究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饮酒之风及诗文的关系渊源入手,简要论述魏晋以前的饮酒情况,继而分析诗酒结合的不解之缘。第二章阐述七贤饮酒的表现及原因。他们的饮酒表现为:纵情背礼和逍遥自然。从饮酒避祸、纵酒享乐和品酒悟道三方面入手探讨七贤饮酒的原因。第三章分别论述七贤饮酒行为的具体风度。由于出生经历、思想性格及审美情趣的不同,在饮酒行为上七贤风度各自迥异。阮籍表现为“嗜”,刘伶表现为“痴”,嵇康表现为“疏”,山涛表现为“度”,阮咸表现为“达”,王戎表现为“俗”,向秀表现为“和”。第四章论述饮酒对七贤作品风格的影响。在此部分中先是介绍七贤作品的存世情况,认为刘伶的《酒德颂》风格表现为肆意放旷,在刘、阮、嵇“大人先生”比较的基础上,进而探讨作品受饮酒行为的影响。如果说刘伶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那么阮籍则是在嗜酒中宣泄自己的情感,从而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阮籍饮酒对文风的影响则是以情为优。嵇...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饮酒之风与诗文结合的渊源
2 七贤饮酒的表现及原因
    2.1 七贤饮酒的表现
        2.1.1 纵情背礼
        2.1.2 逍遥自然
    2.2 七贤饮酒的原因
        2.2.1 饮酒避祸
        2.2.2 纵酒享乐
        2.2.3 品酒悟道
3 七贤饮酒行为的具体风度
    3.1 阮籍的“嗜”
    3.2 刘伶的“痴”
    3.3 嵇康的“疏”
    3.4 山涛的“度”
    3.5 阮咸的“达”
    3.6 王戎的“俗”
    3.7 向秀的“和”
4 饮酒对七贤作品风格的影响
    4.1 肆意放旷与《酒德颂》
    4.2 刘、阮、嵇“大人先生”比较
        4.2.1 阮籍以情为优
        4.2.2 嵇康以理见长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嗜酒之风看魏晋文士的“三度”追求[J]. 黄元英.  理论月刊. 2007(08)
[2]竹林七贤与酒[J]. 曾春海.  中州学刊. 2007(01)
[3]阮籍对待礼教态度之再考察[J]. 曾智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4]玄学背景下阮籍、嵇康之比较[J]. 汪春泓.  文艺理论研究. 2002(03)
[5]庄子与阮籍悲剧心态比较论[J]. 于淑华.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3)
[6]论阮籍思想及其与《咏怀诗》的关系[J]. 渠晓云.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2)
[7]阮籍《咏怀》的生命关怀和抒情模式[J]. 尚学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6)
[8]庄子人生哲学及其在魏晋的文学意义[J]. 宗明华.  安徽大学学报. 2000(04)
[9]《庄子》人格理想与魏晋文学的人格起点[J]. 李建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05)
[10]理极滞其必宣──论两晋人士的嵇康情结[J]. 徐公持.  文学遗产. 1998(04)



本文编号:3301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301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0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