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中西文化交融下的陈衡哲

发布时间:2021-08-10 13:54
  作为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第一位白话文女作家,陈衡哲以自觉的文学使命意识进行创作,自觉关注社会民生,自觉探索新文学样式。其作品集中表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充满了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人性美的热爱和赞美,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勇气和爱的希望。而西方文化的熏陶,又使其思想和创作透射出十分鲜明的西方文化气息。她强调女性个性人格和性别人格的平衡发展,认为女性首先是一个“人”,是和男子拥有平等权利的独立个体,女性应该自立自强,要自己“造命”,获取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一观点显然受到西方早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陈衡哲也认为女性不能弃绝女性的性别人格,而应坚守女性的性别角色。她尤其重视女子的母亲角色,认为母职神圣,负有无可替代的责任。这与瑞典女权运动家爱伦凯的母职理论如出一辙。她的文学创作,本着“改造社会”的心理,以现实主义的目光关注社会,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人世百态,给予人物以真挚的同情和关怀,给他们以希望和爱,充满了人道主义色彩。从她作品中的现实主义的笔调和人道主义的色彩,可以窥见西方现实主义思潮和人道主义思潮在“五四”时期盛行的踪迹,而她的温情写实风格则有英国诗人格普生的影子。另外,她在创作中以...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陈衡哲及其创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篇 融合下的超越:为人为女统一中的女性思想
    第一节 女性个性人格的强调
    第二节 女性性别人格的坚守
    第三节 早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的接受和扬弃
    第四节 爱伦凯母职理论的融合和实践
下篇 博取中的创新:多重因素影响下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现实主义感召下的社会写实
    第二节 人道主义渗透下的真情关爱
    第三节 格普生主义浸润下的温情写实
    第四节 西方现代文体形式参照下的文体创新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五四文学现实主义的缺席[J]. 林朝霞.  东南学术. 2006(03)
[2]人道为本:文学认知与表现人的深层拓进——论中国新文学的人道现实主义[J]. 王嘉良.  天津社会科学. 2006(02)
[3]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是启蒙主义——现代性视野中的五四文学[J].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4]女儿·妻子·母亲——从陈衡哲小说析“五四”女性角色定位的困境[J]. 王志萍.  昌吉学院学报. 2002(03)
[5]陈衡哲小说的审美阐释[J]. 刘泽民.  益阳师专学报. 1999(03)
[6]新文学曙光初露时的一颗新星——陈衡哲创作论[J]. 李玲.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4)



本文编号:3334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334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4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