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中国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8-21 09:55
近二十年来,生态批评在中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业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独特内涵的中国学派。文章对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与勃兴试作讨论,并尝试为其划分出不同的中国学派:生态批评的中国理论建构派、欧美生态批评理论的中国阐释和译介派,以及文学文本阐释派。同时文章还对这三个学派的代表学者及其代表作品、思想内涵进行梳理,并试图为生态批评中国学派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文章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62(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勃兴
二、 生态批评的中国理论建构派
三、 生态批评的中国阐释和译介派
四、 生态批评的文学文本阐释派
五、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批评的中国机理[J]. 袁鼎生. 鄱阳湖学刊. 2013(03)
[2]农妇·剪纸·狼——重读贾平凹的《库麦荣》[J]. 韦清琦. 当代文坛. 2009(04)
[3]生态意识观照下的女性叙事——沈从文小说新探[J]. 刘文良. 贵州社会科学. 2007(03)
[4]生态论文艺学:本体基础、核心内涵和学科性质[J]. 曾永成. 当代文坛. 2004(05)
[5]生态批评研究考评[J]. 刘蓓. 文艺理论研究. 2004(02)
[6]“生态整体主义”辩[J]. 王诺. 读书. 2004(02)
[7]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枝奇葩[J]. 韦清琦. 外国文学动态. 2003(04)
[8]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J]. 朱新福. 当代外国文学. 2003(01)
[9]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 曾繁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10]方兴未艾的绿色文学研究——生态批评[J]. 韦清琦. 外国文学. 2002(03)
博士论文
[1]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D]. 赵玉.山东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55380
【文章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62(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勃兴
二、 生态批评的中国理论建构派
三、 生态批评的中国阐释和译介派
四、 生态批评的文学文本阐释派
五、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批评的中国机理[J]. 袁鼎生. 鄱阳湖学刊. 2013(03)
[2]农妇·剪纸·狼——重读贾平凹的《库麦荣》[J]. 韦清琦. 当代文坛. 2009(04)
[3]生态意识观照下的女性叙事——沈从文小说新探[J]. 刘文良. 贵州社会科学. 2007(03)
[4]生态论文艺学:本体基础、核心内涵和学科性质[J]. 曾永成. 当代文坛. 2004(05)
[5]生态批评研究考评[J]. 刘蓓. 文艺理论研究. 2004(02)
[6]“生态整体主义”辩[J]. 王诺. 读书. 2004(02)
[7]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枝奇葩[J]. 韦清琦. 外国文学动态. 2003(04)
[8]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J]. 朱新福. 当代外国文学. 2003(01)
[9]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 曾繁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10]方兴未艾的绿色文学研究——生态批评[J]. 韦清琦. 外国文学. 2002(03)
博士论文
[1]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D]. 赵玉.山东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55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35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