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言语在当代中国的命运 ——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杜拉斯情结”
发布时间:2021-08-27 08:40
《身体言语在当代中国的命运——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杜拉斯情结”》旨在通过对9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身体言语在中国文学乃至中国社会中的表现,以杜拉斯作品为参照,探讨可能的影响方式,从文体形式到内在精神的影响,并深入梳理“身体”言语的发展规律。10年时间,从“寻找我的身体”,“迷茫的身体”,到“漂泊的身体”,经历了现代主义个体意识发展到准后现代时期个体意识的断裂以及重生的复合状态,从“我拥有身体”到对“我拥有身体而身体即我”的悖论认识,揭示出“身体”如何成为当代最重要的意识概念进入文学及社会大文本,并尝试推测它的未来之路,即进入“我与你”的关系世界,重回神学阶段,寻找他者安慰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寻找我的身体
一、 最形似的文本--《与往事干杯》
1 、 内心独白体
2 、 叙述学角度的探讨
3 、 内在精神的差距
二、 与杜拉斯灵魂相通--《黄金时代》
1 、 寻找文本内部韵律的尝试
2 、 内在精神的探讨
(1) 强硬的性器官--不可摧毁的个体
(2) 悲凉中的激情--滋味复杂的性爱
第二章 迷茫的身体
一、 身体言语的黄金时代及背后的迷茫
二、 《我爱比尔》与第三世界的身体
第三章 漂泊的身体
一、 烟花般的身体
二、 无法着陆的身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已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J]. 戴锦华. 当代作家评论. 1998(02)
本文编号:3366027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寻找我的身体
一、 最形似的文本--《与往事干杯》
1 、 内心独白体
2 、 叙述学角度的探讨
3 、 内在精神的差距
二、 与杜拉斯灵魂相通--《黄金时代》
1 、 寻找文本内部韵律的尝试
2 、 内在精神的探讨
(1) 强硬的性器官--不可摧毁的个体
(2) 悲凉中的激情--滋味复杂的性爱
第二章 迷茫的身体
一、 身体言语的黄金时代及背后的迷茫
二、 《我爱比尔》与第三世界的身体
第三章 漂泊的身体
一、 烟花般的身体
二、 无法着陆的身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已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J]. 戴锦华. 当代作家评论. 1998(02)
本文编号:3366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366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