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仇远《无弦琴谱》的遗民心态及其意象呈现

发布时间:2021-09-17 09:46
  本文论述宋末元初词人仇远《无弦琴谱》的遗民心态及其意象呈现。 上篇,着重论述仇远的生平及其作为南宋遗民的沉挚心曲在其词集《无弦琴谱》的表现,主要包括: (一)亡国之恨 仇远的亡国之恨常在凭吊古迹时感发,荒颓的故国宫苑城郭寺观带给词人强烈的黍离麦秀之悲;而其咏物词亦多以比兴寄托手法曲折表达他的身世之感、荆棘铜驼之叹。 (二)羁旅怀乡之苦 仇远曾有八年离开故乡杭州出仕元学官的经历,去土离乡、羁旅怀人的冷落孤凄,他一一饱尝。其怀乡词常写对江南的思念,实借庾信及其《哀江南赋》诉说内心不尽的家国之思、滞仕之恨、漂泊之苦、迟暮之哀。仇远亦常通过对遗民故旧的怀念来抒写他流落异乡的孤独及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三)隐逸之思 仇远常感出仕元学官有违故宋,又怨又悔之情常使他产生归隐之思。但是不管他客居异乡有归隐故乡之念,还是已真正归隐西湖,其词作很少有历史上隐逸主题所具有的闲适和恬静,而是感到它震撼着由亡国破家而起的痛楚和愤激。仇远等遗民其实是把隐逸作为不与元廷合作的一种抗争方式。 下篇,根据仇远《无弦琴谱》的遗民心态意象呈现情况的统计、分类及趋向,着重讨论其... 

【文章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正文
引言
上篇 《无弦琴谱》遗民心态寻绎
    一、 仇远的生平
    二、 仇远《无弦琴谱》遗民心态的维度
        (一) 亡国之恨--“自恨移根无宿土,红姿减,绿意阑珊”
        (二) 羁旅怀乡之苦--“不是王孙忘却归,草没归来路”
        (三) 隐逸之思--“青灯耿耿,算除却渊明,谁怜孤影”
下篇 《无弦琴谱》遗民心态的意象呈现
    一、 自然意象
        (一) 花草树木意象所蕴涵的文人趣味--“江空岁晚,最难是、旧交松竹,忒幽独”
        (二) 雀鸟虫鱼的象征意味--“碧树残鹃啼未歇,昨夜春归,不与行人别”
        (三) 山川日月的时空变幻--“黯无言,新愁旧月,空照黄昏”
        (四) 风云雨雪的情感投影--“却听西风,小窗残雨,红叶满长安”
    二、 人文意象
        (一) 城市乡村--“燕子梁空,鸡儿巷静,休说长安风景”
        (二) 节序--“元宵相次近也,沙河萧鼓,恰是如今”
        (三) 历史人物--“白发故宫娃,闲说沉香宴”
结束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乐音音响意象与中国古代思乡文学主题——从西域乐音音响意象谈起[J]. 王立.  西域研究. 2000(04)
[2]符号的建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古典文学艺术(中)──意象的生成与存在的类型[J]. 陈开勇.  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3]雁意象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J]. 王立,刘卫英.  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 1994(02)



本文编号:3398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398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c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