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六朝丽指》骈文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4 03:20
  孙德谦是清末民初时期重要的骈文理论家,其骈文理论著作《六朝丽指》,在继承前人骈文理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在书中,孙德谦提出“文源六经”,提高骈文地位,并指出六朝骈文的“经世”作用。其论骈文以六朝为典范,提倡骈散合一的骈文理论,主张在写作骈文时,要讲求骈体与散体兼行,骈散合一才是骈文正格。孙德谦标举“气韵”,以为评价骈文好坏与否,不是看其文辞藻采的运用,而是要看骈文的“气韵”。“气韵”才是六朝骈文的真诀。孙德谦论六朝骈文,偏好阴柔之气。同时,孙德谦提出,要达到文章有“气韵”,途径便是运用“潜气内转”的方法,转变文气,使上下文气相通。孙德谦注重文章气体的转变,主张写作骈文要懂得运用“潜气内转”之法,即是不用虚字而能自由转换文气,又不致使上下文气不通。只有“潜气内转”运用得法,才能使得文章有“气韵”。此外,孙德谦评价六朝骈文,尤为推崇“疏逸”一路,在六朝作家中对任昉、沈约的骈文成就评价尤高。孙德谦的《六朝丽指》是对骈文理论的总结,对于后世文人,无论是学作骈文者,还是六朝骈文理论研究者,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民国时期骈文研究的兴盛
    2.孙德谦与《六朝丽指》
    3.当代学界研究成果
    4.本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孙德谦其人及其学术成就
    1.1 孙德谦生平
    1.2 孙德谦学术成就
第二章 “文源六经”——骈文地位之认识
    2.1 “文源六经”说
    2.2 六朝文章的“经世”作用
第三章 “骈散合一”的理论主张
    3.1 历代创作上的骈散对峙
    3.2 清代中期以来沟通骈散的骈文理论
    3.3 孙德谦“骈散合一”的主张
    3.4 日本学者对孙氏“骈散合一”说的理解
第四章 “气韵”与“潜气内转”
    4.1 “气韵”说的特定内涵
    4.2 潜气内转
第五章 对六朝作家作品具体评价之研究
    5.1 评任昉、沈约
     5.2 评徐陵、庾信
    5.3 评江淹、鲍照
    5.4 评范晔
    5.5 评陆倕
    5.6 评颜延之、谢灵运与邢邵、魏收
结语
附录:孙德谦著作及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论骈文之“气”——从“六朝”到“初唐四杰”[J]. 程美华.  安徽大学学报. 2005(06)
[2]清嘉庆至光绪时期沟通骈散的骈文理论[J]. 奚彤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03)
[3]六朝骈文抒情方式的演变[J]. 莫山洪.  柳州师专学报. 2005(01)
[4]从李兆洛看乾嘉时期的“骈散合一”论[J]. 张维.  龙岩师专学报. 2005(01)
[5]近百年清代骈文研究综述[J]. 吕双伟.  柳州师专学报. 2004(04)
[6]六朝骈文审美情感的历史演变[J]. 莫山洪.  柳州师专学报. 2004(03)
[7]宋四六话的兴起与骈文理论的演进[J]. 莫山洪.  广西社会科学. 2004(08)
[8]六朝骈文的兴盛与文学的自觉——文学中心主义论系列论文之二[J]. 莫山洪.  柳州师专学报. 2004(02)
[9]论骈文理论的历史演进[J]. 莫山洪.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10]清代文选学与清代骈文复兴[J]. 颜建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本文编号:34069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4069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4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