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屈原悲剧人格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31 18:20
  把屈原当作一个人,一个“士”,一个楚国贵族知识分子来观照,探寻其人格中的悲剧性层面,可从屈原的主观方面回答许多被遮蔽的问题。心理学观照是一个可行的视角。因此,在心理学的解释框架中,以人格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理论支撑,深入系统地描述屈原的人格特质和结构中的悲剧性层面,动态地展示其悲剧性的演变轨迹,可能求得一个近真的屈子,也可以在比较中归结屈原悲剧人格的文化价值。 正文分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章,屈原人格特质分析(静态描绘):首先,通过对“人格”概念的厘定和“人格”概念系统的建构,认为从心理学角度描述和解释其自然个性以及内心冲突,以文本为内证,参之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语境,应该是一条亟待强化的学术思路。其次,以人格理论的新近成果——“大五人格”观照屈原的人格特质。其认真性、外倾性、经验开放性表现得非常活跃;其神经质倾向明显,而宜人性偏低,这两点正是其人格的悲剧性层面的主导方面。其原因在于屈原的身份焦虑和文化焦虑。再次,认为屈原有自居、文饰、升华、幻想和追求完美等自恋倾向,它成为屈原美政抱负难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羁绊。生辰的迷信和家族的超值评价与屈原的天才禀赋、诗人气质以及高贵...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及关键词
Abstract & Keywords
前言
第一章 屈原人格特质分析(静态描绘)
    第一节 人格界说与心理学意义上屈原人格研究的起点
    第二节 从人格五因素模型看屈原人格的悲剧性
        一、 屈原人格特质及其悲剧性描述
        二、 屈原的身份焦虑和文化焦虑:屈原人格特质溯源
    第三节 屈原的自恋人格平议
        一、 自恋和自恋型人格的特征
        二、 屈原的自恋人格表现
        三、 屈原自恋人格的成因探析
第二章 屈原悲剧人格的发展与演变轨迹(动态展开)
    第一节 青壮年的屈原:辗转于政治场中
        一、 春风得意,踌躇满志
        二、 忧愁幽思,感伤悲悒
        三、 悬浮感与恐惧感
    第二节 中晚年的屈原:徘徊在境界线上
        一、 精神恍惚,感知错幻
        二、 情绪躁狂,亢进兴奋
        三、 焦虑症与绝望感
    第三节 自杀的屈原:以死叩问生存的价值
第三章 屈原悲剧人格的文化价值
    第一节 理性价值
        一、 生命意识--以孔子为参照
        二、 批判精神--以庄子为参照
    第二节 人格范式价值
        一、 屈原与士人格的共通性
        二、 屈原与士人格的歧异性
        三、 人格范式价值
    第三节 文学范式价值
        一、 发愤以抒情的创作观念
        二、 愁神苦思的迷狂心态与创作心理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468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468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1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