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歌辞用韵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2 00:32
本论文研究的材料主要是任半塘先生的《敦煌歌辞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其收词最多,体制最巨。研究方法是对歌辞押韵采用排比的方法,具体如下:将每一个曲牌内部进行排比,分析变同之处,归纳其用韵格式,确定韵律;系联韵脚字,统计押韵次数,分析韵部通押比例,归纳韵部;始终以广韵音系为对照,并与同时代的其它语音资料进行比较,如唐代至五代的诗歌用韵研究、唐五代北方语音等相关资料。 全编共收录作品 1221 首,本文对其中的 1169 首词(除去残缺的 49 首及存疑的 2首)、1380 次押韵作了穷尽式的分析研究,发现: 1、敦煌歌辞韵律依韵脚分类,计分平韵格、仄韵格、平仄韵兼备格、平仄韵转换格、平仄韵交错格、平仄韵通押格等六格。 2、敦煌歌辞用韵共分 20 部,与周祖谟在《唐五代的北方语音》归纳出的 23 部大致吻合,只是敦煌用韵未见深摄入声缉部,另有曾摄及其入声合并到梗摄中去了。 3、敦煌用韵中,对其时的重要音变现象,如《广韵》佳韵系字变入麻韵,齐韵系字及祭废两韵字与支微合流,尤使唇音字并入鱼模,蒸登归入庚青,歌阳通韵,青齐对转,庚文入微,入派三声等等,都有明显的反...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概况
第 二 节 材 料 和 方 法
第二章 敦煌歌辞词韵20部讨论
第 一 节 阴 声 韵
(一) 、歌戈部
(二) 、麻佳部
(三) 、鱼模部
(四) 、皆咍部
(五) 、支微部
(六) 、萧豪部
(七) 、尤侯部
第二节 阳声韵
(一) 、覃盐部
(二) 、侵寻部
(三) 、寒先部
(四) 、真文部
(五) 、江阳部
(六) 、庚青部
(七) 、东钟部
第三节 入声韵
1 、叶贴部
2 、屑月部
3 、质物部
4 、铎觉部
5 、德锡部
6 、屋烛部
第三章 关于合韵及若干唐代语音问题的讨论
第一节 阳声各部
(一) 、歌麻混押
(二) 、佳韵系字的分化
(三) 韵系、祭废两韵字与支微的合流
(四) 、 鱼 模 与 支 微 的 关 系
(五) 、宵鱼通韵
(六) 、尤侯唇音字并入鱼模
(七) 调相押
第二节 阳声各部
(一) 阳唐合并
(二) 、蒸登二韵归入庚青
(三) 、侵东通叶
(四) 、 东 阳 与 庚 阳 的 合 韵
(五) 、 登 东 与 真 东 的 通 韵
(六) 、侵寻.真文和覃盐.寒先二系的界划
(七) 、元韵的地位
第三节 入声各部
(一) 、德锡与质物
(二) 、铎觉与屑月
(三) 、屑月与叶帖、质物
第四节 阴阳相押
(一) 、歌阳通韵
(二) 、青齐对转
(三) 、庚文入微
(四) 、山臻可失鼻音与止叶
第五节 阴入相押
(一) 、入派三声
第四章 敦煌歌辞韵律
第一节 说明
第二节 平韵格
第三节 仄韵格
第四节 平仄韵兼备格
第五节 平仄韵转换格
第六节 平仄韵通押格
第七节 平仄韵交错格
第八节 附记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结语
第二节 敦煌歌辞韵部系统与盛、中、晚唐及五代的韵部系统比较
第三节 《敦煌歌辞总编》校议
第六章 敦煌歌辞二十部韵谱及合韵谱
第一节 敦 煌 歌 辞 二 十 部 韵 谱
第二节 敦 煌 歌 辞 合 韵 谱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盛唐诗韵系略说[J]. 孙捷,尉迟治平. 语言研究. 2001(03)
[2]晚唐诗韵系略说[J]. 赵蓉,尉迟治平. 语言研究. 1999(02)
[3]从唐代墓志铭看唐代韵部系统的演变[J]. 金恩柱. 古汉语研究. 1999(04)
[4]中唐诗韵系略说[J]. 刘根辉,尉迟治平. 语言研究. 1999(01)
[5]五代诗韵系略说[J]. 陈海波,尉迟治平. 语言研究. 1998(02)
[6]敦煌歌辞校读记[J]. 曾良. 古汉语研究. 1998(03)
[7]玄奘译著中的梵汉对音和唐初中原方音[J]. 施向东. 语言研究. 1983(01)
本文编号:3489843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概况
第 二 节 材 料 和 方 法
第二章 敦煌歌辞词韵20部讨论
第 一 节 阴 声 韵
(一) 、歌戈部
(二) 、麻佳部
(三) 、鱼模部
(四) 、皆咍部
(五) 、支微部
(六) 、萧豪部
(七) 、尤侯部
第二节 阳声韵
(一) 、覃盐部
(二) 、侵寻部
(三) 、寒先部
(四) 、真文部
(五) 、江阳部
(六) 、庚青部
(七) 、东钟部
第三节 入声韵
1 、叶贴部
2 、屑月部
3 、质物部
4 、铎觉部
5 、德锡部
6 、屋烛部
第三章 关于合韵及若干唐代语音问题的讨论
第一节 阳声各部
(一) 、歌麻混押
(二) 、佳韵系字的分化
(三) 韵系、祭废两韵字与支微的合流
(四) 、 鱼 模 与 支 微 的 关 系
(五) 、宵鱼通韵
(六) 、尤侯唇音字并入鱼模
(七) 调相押
第二节 阳声各部
(一) 阳唐合并
(二) 、蒸登二韵归入庚青
(三) 、侵东通叶
(四) 、 东 阳 与 庚 阳 的 合 韵
(五) 、 登 东 与 真 东 的 通 韵
(六) 、侵寻.真文和覃盐.寒先二系的界划
(七) 、元韵的地位
第三节 入声各部
(一) 、德锡与质物
(二) 、铎觉与屑月
(三) 、屑月与叶帖、质物
第四节 阴阳相押
(一) 、歌阳通韵
(二) 、青齐对转
(三) 、庚文入微
(四) 、山臻可失鼻音与止叶
第五节 阴入相押
(一) 、入派三声
第四章 敦煌歌辞韵律
第一节 说明
第二节 平韵格
第三节 仄韵格
第四节 平仄韵兼备格
第五节 平仄韵转换格
第六节 平仄韵通押格
第七节 平仄韵交错格
第八节 附记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结语
第二节 敦煌歌辞韵部系统与盛、中、晚唐及五代的韵部系统比较
第三节 《敦煌歌辞总编》校议
第六章 敦煌歌辞二十部韵谱及合韵谱
第一节 敦 煌 歌 辞 二 十 部 韵 谱
第二节 敦 煌 歌 辞 合 韵 谱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盛唐诗韵系略说[J]. 孙捷,尉迟治平. 语言研究. 2001(03)
[2]晚唐诗韵系略说[J]. 赵蓉,尉迟治平. 语言研究. 1999(02)
[3]从唐代墓志铭看唐代韵部系统的演变[J]. 金恩柱. 古汉语研究. 1999(04)
[4]中唐诗韵系略说[J]. 刘根辉,尉迟治平. 语言研究. 1999(01)
[5]五代诗韵系略说[J]. 陈海波,尉迟治平. 语言研究. 1998(02)
[6]敦煌歌辞校读记[J]. 曾良. 古汉语研究. 1998(03)
[7]玄奘译著中的梵汉对音和唐初中原方音[J]. 施向东. 语言研究. 1983(01)
本文编号:3489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489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