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中国艺术公共领域的当代构建

发布时间:2017-05-07 10:16

  本文关键词:中国艺术公共领域的当代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考察当前中国艺术公共领域问题,有可能对艺术公赏力的社会环境及机制提出一种观察。围桌而坐的人们或人们可围坐的桌子这一比喻,对理解艺术公共领域具有重要的象征性意义。中国艺术公共领域的复苏式构建取决于国家艺术管理战略及政策改变、思想界的自由呼唤、市场经济环境、艺术界探索、外来全球化力量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其存在要素则包括国家改革战略、政府艺术政策、市场经济环境、艺术传媒平台、艺术家和公众等。这种艺术公共领域的实质在于建构和维护公民与艺术活动相关的公共自由,也就是以他人(或他者)艺术自由为自我(或我者)艺术自由前提的相互的艺术自由(即艺术公共自由)。其运行机制在于处理政府管理与审美自律、商业消费与社会关怀、全球时尚与地方传统、媒体自由与艺术伦理等几组关联范畴之间的关系。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中国艺术公共领域 围桌而坐的人们 国家意志与个人意愿 艺术公共自由
【分类号】:J05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化艺术与个人化艺术之间,逐渐兴起了一个有着一定缓冲及调节作用的中间地带,从而为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公众的艺术鉴赏及评论开辟出一定的自由空间,这就是艺术公共领域。这一领域在中国诚然不是始于改革开放时代,但确实是伴随这个时代的到来才逐步得以复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J];当代文坛;2009年04期

2 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J];电影艺术;1979年03期

3 吴冠中;绘画的形式美[J];美术;1979年05期

4 陈梅龙,苏冲;近代中国公共领域初探[J];学术论坛;2005年11期

5 余新忠;中国的民间力量与公共领域——近年中美关于近世市民社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学习与探索;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苏全有;;论清末舆论放大现象的成因[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4 巫肇胜;;听证制度:一个妥协视角的公正命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王兆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严一云;刘晓光;;当代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8 肖晴;杨超;;苏北新农村公共空间现状评价研究——以江苏铜山县大彭镇程庄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9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梁丽;;广告的暴力及其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耀东;;技术向工程转化中媒体的社会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虞崇胜;王洪树;;论政府在公共理性形成机制中的作用[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5 陶庆;;旋转的“认同环”:“福街商会”的象征与仪式[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时红秀;;从细节中窥见历史,在真实中发现理论——对《打工者社会空间的生产——番禺打工者文化服务部的个案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7 师曾志;;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介事件中公民性的体现与意义[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8 许静;辛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从“黑砖窑事件”谈起[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刘晓慰;;谁的声音更响亮?——析经济权力旨趣规范下的大众传媒[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10 张翼;;市民社会的叙事宝典——评DV的文化传播意义[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踪莉;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隗兵;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果;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弛;中国学位授权制度变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邢艳;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障碍与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任晓迪;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一川;;从启蒙思想者到素养教育者——改革开放30年文艺理论的三次转向[J];当代文坛;2008年03期

2 ;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J];历史研究;1996年01期

3 马敏;有关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几点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4 万江红,涂上飙;会馆的社会影响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2期

5 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5期

6 方朝晖;市民社会的两个传统及其在现代的汇合[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5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艺术公共领域的当代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49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3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