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大后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倡导和实践 ——抗战时期的《文艺生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3 22:28
  抗战时期的《文艺生活》1941年9月15日创刊于桂林,司马文森创刊并主编。作为抗战中后期的文学期刊,《文艺生活》以文艺的方式服务抗战,积极探索大后方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为深化现实主义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抗战时期的《文艺生活》作整体系统的研究,主要从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对抗战时期的《文艺生活》的办刊特色进行系统研究。主要从办刊宗旨、编辑策略和办刊历程来体现抗战时期的《文艺生活》坚持以文艺的方式服务抗战,增多创作,增强实践的办刊状况。第二部分以抗战时期的《文艺生活》关于深化现实主义的理论倡导与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来分析《文艺生活》对现实主义文学深入发展所起的作用。一是对鲁迅现实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扬的评论进行分析,二是对现实主义文学深化的理论探讨进行评析,三以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批评实践为重点进行研究,从而体现出《文艺生活》对加强抗战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建设做出的努力。第三部分主要针对抗战时期的《文艺生活》中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风貌进行研究。通过对抗战时期《文艺生活》中刊载的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和翻译文学进行分析探讨,来揭示抗战时期的《文艺生活》对大后方现实主义文学创作...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2 抗战时期的《文艺生活》的办刊特色
    2.1 办刊宗旨:坚持以文艺的方式服务抗战
    2.2 编辑策略:增多创作,增强实践
    2.3 办刊历程:艰辛与坚韧
3 《文艺生活》关于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倡导和批评实践
    3.1 鲁迅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3.2 关于现实主义文学深化的理论探讨
    3.3 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批评实践
4 《文艺生活》中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风貌
    4.1 执著于现实的小说创作
        4.1.1 小说主题的深刻、冷峻
        4.1.2 人物形象的丰富多彩
        4.1.3 表现手法的日趋多样化
    4.2 走向深入的诗歌创作
        4.2.1 忧患与悲愤的表达
        4.2.2 现实底蕴的挖掘
        4.2.3 对光明和自由的期待
    4.3 时代感强烈的戏剧创作
        4.3.1 英雄主义精神的表现
        4.3.2 战时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
    4.4 紧贴生活的散文创作
        4.4.1 战时生活的描绘
        4.4.2 回忆与怀念的抒写
        4.4.3 对现实的抨击与讽刺
    4.5 闪现现实光芒的翻译文学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抗战时期的《文艺生活》总目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桂林抗战文化城的翻译活动[J]. 袁斌业.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2]抗战时期俄苏文学译介述略[J]. 高文波.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6)
[3]司马文森论[J]. 王福湘.  学术研究. 1998(06)
[4]中国抗战流亡文学简论[J]. 殷国明,王平.  学术研究. 1995(05)
[5]略论桂林文化城的鲁迅研究论著[J]. 刘泰隆.  社会科学家. 1994(04)
[6]略论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诗歌创作[J]. 黄绍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1)
[7]司马文森在桂林的文学活动及成就[J]. 杨益群.  广西社会科学. 1986(04)
[8]鹿地亘与中国抗战文学[J]. 黄俊英.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01)
[9]邵荃麟在桂林[J]. 魏华龄.  学术论坛. 1983(05)



本文编号:3514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514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d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