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文艺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0 18:17
《刘子》是唐前的一部子书,初见于《隋书·经籍志》,凡10卷,55篇。内容较为驳杂,大抵论及治国爱民、防欲修身、崇学贵谦、祸福利害等方面,与人的社会生活准则和道德品质修养关系密切。其中《正赏》《殊好》《激通》《辨乐》等篇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作者的文艺思想,有不少新颖见解,启人睿智,值得借鉴。由于学术界对该书作者没有定论,存在不同说法,影响到它的传播,其思想内容不大为人所知晓;为了发掘和弘扬该书的学术价值,为了继承古代传统文论,取其精华,为今所用,特确立《刘子文艺思想研究》作为论文选题和工作目的。本文采用文本阐释、纵向比较、逻辑归类、理论评判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全文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一曰“《刘子》研究现状述评”,介绍这部书的作者、思想和版本,有些问题存在争议,乃陈述诸说,表明己见。二曰“《刘子》文艺范畴辨析”,包括“名”“实”辨、“情”“性”,辨、“声”“乐”辨、“言”“理”辨、“赏”“评”辨,阐述作者对它们的区分、界定及其文论意义。三曰“《刘子》创作动因理论”,论述作者发表的“因窘发志”说、“神静心和”说、“惜时贵速”说,涉及到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因、心神状态和效率观念。四曰“《刘子》审美...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序言
第1章“谁撰刘子书,千载议纷如”--《刘子》研究现状述评
1. 1关于《刘子》作者
1. 2关于《刘子》思想
1. 3关于《刘子》版本
第2章“赏者所以辨情,评者所以绳理”--《刘子》文艺范畴辨析
2. 1“名”“实”辨
2. 2“情”“性”辨
2. 3“声”“乐”辨
2. 4“言”“理”辨
2. 5“赏”“评”辨
第3章“因窘而发志,缘厄而显名”--《刘子》创作动因理论
3. 1论“因窘发志”
3. 2论“神静心和”
3. 3论“惜时贵速”
第4章“美丑无定形,爱憎无正分”--《刘子》审美鉴赏理论
4. 1论审美趣味的主观差异性
4. 2论审美标准的现实必要性
第5章“不以名实眩惑,不为古今易情”--《刘子》文艺批评理论
5. 1论批评陋习
5. 2论批评态度
5. 3论批评能力
5. 4刘子批评实践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刘昼美学思想述评[J]. 阳晓儒.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4)
[2]刘昼文艺观初探[J]. 张辰,曹俊英.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03)
[3]试论刘昼的美学思想[J]. 皮朝纲,詹杭伦.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4(04)
本文编号:3558734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序言
第1章“谁撰刘子书,千载议纷如”--《刘子》研究现状述评
1. 1关于《刘子》作者
1. 2关于《刘子》思想
1. 3关于《刘子》版本
第2章“赏者所以辨情,评者所以绳理”--《刘子》文艺范畴辨析
2. 1“名”“实”辨
2. 2“情”“性”辨
2. 3“声”“乐”辨
2. 4“言”“理”辨
2. 5“赏”“评”辨
第3章“因窘而发志,缘厄而显名”--《刘子》创作动因理论
3. 1论“因窘发志”
3. 2论“神静心和”
3. 3论“惜时贵速”
第4章“美丑无定形,爱憎无正分”--《刘子》审美鉴赏理论
4. 1论审美趣味的主观差异性
4. 2论审美标准的现实必要性
第5章“不以名实眩惑,不为古今易情”--《刘子》文艺批评理论
5. 1论批评陋习
5. 2论批评态度
5. 3论批评能力
5. 4刘子批评实践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刘昼美学思想述评[J]. 阳晓儒.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4)
[2]刘昼文艺观初探[J]. 张辰,曹俊英.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03)
[3]试论刘昼的美学思想[J]. 皮朝纲,詹杭伦.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4(04)
本文编号:3558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558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