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终结:一种现代性危机
本文关键词:艺术的终结:一种现代性危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去魅、自主性和“新”之崇拜是现代艺术的三个核心概念。这些概念的问题史表明了现代艺术与现代性之间是一种充满悖论的张力关系,这种紧张关系加剧了艺术史的断裂与危机感。艺术终结的种种症候,如艺术的非神圣化、商品化和自杀性的抗议姿态等,内在于现代性的危机之中。
【作者单位】:
【关键词】: 艺术终结 现代性 去魅 自主性 新
【基金】:南京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现代性视野下的艺术终结研究”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J0
【正文快照】: “艺术终结”命题是一个言过其实的修辞。在词源学意义上,这里的“艺术”概念既有它的时间性———现代,也有它的空间性———西方。换言之,只有在现代西方的具体语境中,我们才能领会到它所内含的特定意义以及这个命题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在历史哲学的视野内,“终结”也并不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媛;;试论身体美学的理论范式与研究意义[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徐向阳;;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J];长江论坛;2006年03期
3 徐岱;不学诗 无以言——论生活世界中的人文关怀[J];东疆学刊;2005年03期
4 吴跃华;闫辉;;论影视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美育功能的实现条件[J];电影评介;2007年02期
5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审美话语——伊格尔顿激进美学的逻辑和立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李启军;;DV电影:影像的“个人化写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万莲子;;女性主义不能失去价值目标!——论性别审美意识形态的几个主要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8 毛崇杰;后现代美学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美学[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许斗达;文学场域的变迁——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在马华文学语境中之应用[J];华文文学;2005年04期
10 姬志闯;;语境的逃离与重建——从实用主义观点看环境伦理的话语建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守祥;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D];浙江大学;2005年
2 徐积平;实用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D];苏州大学;2005年
3 张震;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翟恒兴;走向历史诗学[D];浙江大学;2006年
5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彦章;公共领域的审美经验[D];山东大学;2007年
7 殷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徐勇;大众文化政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全黎;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韩振华;王船山美学基础[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刚;消费时代的艺术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潘赐璇;当代中国高校艺术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祥文;电动汽车情感化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袁雷池;创意产业视野下的中国年文化产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邹小燕;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雅祺;文化消费的符号学解读[D];中南大学;2007年
7 江山华;论“新写实”小说的后现代性[D];内蒙古大学;2007年
8 李志灵;论康德美学与孔孟美学的共通性[D];安徽大学;2007年
9 许娅丽;回归真实的生活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哲;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两家体育美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丽娜;;“消亡还是涅i谩薄酆诟穸帐踔战崧鄣谋局蔥J];美与时代(下);2011年06期
2 何桂彦;;艺术史真的终结了吗?[J];画刊;2011年08期
3 汉斯·贝尔廷;苏伟;;对话《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第二部分:艺术史终结了吗?[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8期
4 张开焱;;“文学的终结”还是“文学时代的终结”[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张维青;;当代艺术与生活关系新探[J];齐鲁艺苑;2011年03期
6 ;溪山清远 2011年成都双年展当代艺术展[J];艺术与投资;2011年08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计武;读刘悦笛《艺术终结之后》[N];文艺报;2008年
2 刘悦笛;艺术终结与中国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王春辰;艺术终结的全球与中国视野[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刘悦笛;艺术终结于何处[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王柯平;从禅宗公案来审视丹托的艺术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王春辰;美的滥用[N];美术报;2007年
7 文言;柯提斯·卡特:黑格尔和丹托论述艺术的终结[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8 文学所“学科学术前沿报告”课题组;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9 孟彦文;意大利,被艺术“左右”的国度?[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高建平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建良;“艺术终结论”批判[D];浙江大学;2008年
2 洪洋;当艺术成为一个疑问[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谢黎明;艺术终结问题及其中国式表征[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卢晓;艺术的终结与转型[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李素华;文学的图像化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高洁;当代行为艺术的审美解读[D];郑州大学;2011年
5 张勇;要技术还是要艺术?[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6 江丹;西方艺术哲学的发展及其前景展望[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颖慧;栖息之桥—西美尔的救赎理想困境[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艺术的终结:一种现代性危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0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0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