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滋味”说探析

发布时间:2022-02-08 22:19
  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有其发生、发展和最后完成的几个阶段。本文对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的形成进行了探索,试图挖掘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的源起。 首先,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奠基于先秦。先秦的“食与味”关系的语言积累为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的产生奠定了基石。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对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的形成立下了肇创之功。 其次,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酝酿于两汉魏晋。《史记》首开了以味论言辞之风,这对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魏晋时期,陆机直接将味用于文学艺术的感染力,使得美学范畴的味终于与文学这个审美对象建立了联系,实现了味作为审美规范的重大飞跃。 第三、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论成形于宋齐梁。宋时,宗炳的《画山水序》提出的“澄怀味象”,直接把味引入艺术审美理论。刘勰的《文心雕龙》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理论,表现了以味论文的多样性,体现出丰富的美学观点,对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的形成作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第四、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成就于钟嵘。促使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日渐成熟的客观因素很多,而历经齐梁的钟嵘,则是集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之大成者,他在《诗品序》中构筑了一个完整的滋味说体系,最后完成了...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的奠基期——先秦
    第一节 源于味觉的美意识将“味”推上艺术审美舞台
    第二节 先秦诸子对滋味说形成的贡献
第二章 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的酝酿期——两汉魏晋
    第一节 两汉将“味”用于文学
    第二节 魏晋对诗之味的探讨
第三章 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的成形期——宋齐梁
    第一节 宗炳与《画山水序》
    第二节 刘勰与《文心雕龙》
第四章 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的成就者——钟嵘
    第一节 滋味说的构成论
    第二节 滋味说的美学特征
    第三节 滋味说的贡献与不足
    第四节 “味”与“隐”、“韵”、“意”、“境”的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615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15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2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