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历朝朱淑真及其作品评论之研究(南宋孝宗淳熙至清宣统辛亥)

发布时间:2022-03-09 13:22
  朱淑真作为宋代不可多得的风华才女,其个人经历与诗词作品一直深深吸引着宋、元、明、清各朝文士的目光,从而赢得了历代文人络绎不绝的评论与题咏。这些评语与题诗间所突显的历时性特征与所透露的共时性心态,将它们串连成一个秩序井然的整体,化分散为系统。纵观历朝文士对朱淑真及其作品的评论与题咏,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发言基本上立足于两个主题,即“诗学”主题与“伦理”主题。文人们雄踞于不同的立场侃侃而谈,或褒扬淑真技高一筹的诗艺和不同凡响的才情,称许她创作的功绩;或就“德”与“才”、“贞”与“淫”等问题展开争论,各抒己见。总的来看,宋元阶段评论者多从诗学视角进行探索,魏仲恭、杨维桢二人可谓此中翘楚。在现存的朱淑真及其作品的评论中,宋魏仲恭的《<断肠诗集>序》成作时间最早,对淑真才情诗艺的称许也最高;元代的杨维桢对朱淑真其人其作发表否定性论断,其直接目的是欲以朱氏诗词“未适乎情性之正”为反证、标举其女弟子曹雪斋的诗家风范。明代评论与题咏的整体态势体现为伦理观与诗学观的争锋,一方面由伦理观出发指责朱淑真失德的言论渐成气候,杨慎《词品》首肇其端,对朱淑真的批判极尽口诛笔伐之能事,疾声厉色地指责她有才无德,凭一首误...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前 言
一、 历时性特征
    (一) 宋元:诗学角度的探索
    (二) 明代:诗学与伦理的交锋
    (三) 清代:伦理观指导下的诬蔑和辨诬
二、 共时性心态
    (一) 表层心态:“好事”之心
    (二) 深层心态:“怀才不遇”与“惺惺相惜”之情
结 语
附 录
注 释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本文编号:3645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45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4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