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嵇康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4 19:50
本文主要选取了“接受研究”的视角,以“唐前”为时段界定,重点探讨了六朝时期对嵇康文学和艺术的接受状况,由此为进一步理解嵇康的人格和文艺创作开拓了一些新的思路。本文“前言”部分对“接受美学”和古典文学领域的“接受研究”现状作了一些思考。第一章探讨了嵇康形象在六朝时期的“仙化”与“神化”问题。嵇康的神仙信仰和他的采药服食活动以及游仙诗创作,《高士传》中“高士”与“仙人”的微妙关系,以及有关嵇康“仙骨”和“尸解”的传说,共同造成了其形象的“仙化”,这是嵇康自身的“神仙活动”和道教徒依托附会相结合的产物。而嵇康形象的“神化”,则主要源于小说家笔下的形象重塑(刚正之气和与鬼神通灵),以及他自身品性、才艺与灵性所引发的后人崇拜。第二章探讨了晋唐时期对嵇康“受”与“拒”两方面的接受状况,即对《与山巨源绝交书》的接纳和对“嵇康养生被杀戮”的排斥。《绝交书》因特出于汉魏六朝“论绝交”的文学线索之外,而散发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绝交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是嵇康之懒。《绝交书》中有一段平生志向的自我陈述,体现了嵇康的人间情怀,对后世产生了隐微的影响。钟会的“庭论”引发了后人对嵇康何以“凶终”的种种评议,晋唐...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嵇康形象的"仙化"与"神化"
第一节 嵇康形象的"仙化"
(一) 嵇康的神仙观念与服药、炼丹之关系
(二) 高士与仙人
(三) "仙骨"与"尸解"
第二节 嵇康形象的"神化"
(一) "耻与魑魅争光":嵇康的刚烈正气
(二) 与鬼神通灵:《广陵散》的授受传说
(三) 嵇康的才艺与灵性 第二章 接纳与排斥——晋唐对《绝交书》的接受与对嵇康的贬刺之评
第一节 晋唐对《与山巨源绝交书》的接受
(一) "论绝交"的文学线索与《绝交书》的整体影响
(二) 嵇康之懒的魅力
(三) 嵇康的人间情怀
第二节 晋唐对嵇康的贬刺之评
(一) 嵇康何以"凶终"的种种说法
(二) "嵇康养生被杀戮"的讽刺意蕴
(三) 玄学、文学方面的隐微批评 第三章 嵇康与六朝临终文艺现象——以谢灵运《临终诗》"嵇公"条注文商榷为引论
第一节 谢灵运《临终诗》"嵇公"条注文商榷
(一) 谢诗前后文意疏通
(二) 人名称谓考述及版本梳理
(三) 难解字眼"理"字释义
第二节 嵇康与六朝临终文艺现象
(一) "顾日影而弹琴":迫害与艺术
(二) "《广陵散》于今绝矣":琴曲与绝学
(三) "嵇中散临刑东市":名士效应与东市遗址 第四章 嵇康的草木情缘——合欢·青松·竹林·盛柳·桃树
第一节 "合欢蠲忿"与嵇康采药
第二节 "遥望山上松"与嵇康游仙
第三节 "竹林之游"与嵇康故居
第四节 "家有盛柳树"与嵇康锻铁
第五节 "桃树见在"与嵇康游学 第五章 嵇康的书画和书画中的嵇康
第一节 《狮子击象图》考略
(一) 《狮子击象图》的著录状况
(二) "狮子击象"的史籍记载
(三) 狮子和象的图绘存留
(四) 狮子和象的佛教因缘
第二节 嵇康的书法
第三节 书画中的嵇康 结语 附录:嵇康研究论著索引(1900~2008)
一、海内外研究专著(1949~2008)
二、大陆地区博、硕士学位论文(1999~2008)
三、大陆地区期刊论文(1925~1979)
四、台湾地区博、硕士学位论文(1949~2008)
五、香港地区学位及期刊论文(1950~2000)
六、日本期刊论文(1900~1998)
七、韩国学位及期刊论文(1900~1998)
八、欧美地区期刊论文(1900~1993)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嵇康集》源流概述[J]. 罗清华,王珏. 文史杂志. 2009(01)
[2]论唐代诗人对嵇康的否定[J]. 林阳华. 陇东学院学报. 2008(06)
[3]《颜氏家训》与《世说新语》对嵇康、阮籍品评差异释因[J]. 高菊梅.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4]《声无哀乐论》研究综述[J]. 韩梅. 音乐研究. 2006(02)
[5]魏晋隐逸思潮和陶渊明——从嵇康到陶渊明[J]. 上田武. 九江师专学报. 1998(S1)
[6]理极滞其必宣──论两晋人士的嵇康情结[J]. 徐公持. 文学遗产. 1998(04)
[7]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刍议[J]. 陈文忠. 文学评论. 1996(05)
[8]《竹林七贤论》残句辑注——兼论《竹林七贤论》的文献价值[J]. 韩格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2(06)
[9]我国魏晋时期学者嵇康在地方病学术上的贡献[J]. 王厚民,王锋锐.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89(05)
[10]《南方草木状》的诸伪迹[J]. 缪启愉. 中国农史. 1984(03)
博士论文
[1]清前谢灵运诗歌接受史研究[D]. 王芳.复旦大学 2006
[2]刘柳诗歌明前传播接受史研究[D]. 洪迎华.武汉大学 2005
[3]《红楼梦》的传播与接受[D]. 李根亮.武汉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论魏晋玄学代表人物的儒家素养[D]. 巴晓津.福建师范大学 2008
[2]越名教而任自然[D]. 李年.湖南师范大学 2007
[3]论法国汉学家侯思孟之嵇康、阮籍研究[D]. 何志娟.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生命与自由[D]. 许孝梅.山东大学 2007
[5]理想与现实之间究竟有多远[D]. 李法桢.河南大学 2007
[6]嵇康养生思想研究[D]. 李德芬.安徽大学 2007
[7]论嵇康的儒家思想和现实关怀[D]. 吴晶.南京师范大学 2006
[8]乐本于道[D]. 汪泓.首都师范大学 2006
[9]略探嵇康与《声无哀乐论》[D]. 马兰.西北师范大学 2006
[10]嵇康玄学理想的原型批评[D]. 赵玉霞.延边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55816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嵇康形象的"仙化"与"神化"
第一节 嵇康形象的"仙化"
(一) 嵇康的神仙观念与服药、炼丹之关系
(二) 高士与仙人
(三) "仙骨"与"尸解"
第二节 嵇康形象的"神化"
(一) "耻与魑魅争光":嵇康的刚烈正气
(二) 与鬼神通灵:《广陵散》的授受传说
(三) 嵇康的才艺与灵性 第二章 接纳与排斥——晋唐对《绝交书》的接受与对嵇康的贬刺之评
第一节 晋唐对《与山巨源绝交书》的接受
(一) "论绝交"的文学线索与《绝交书》的整体影响
(二) 嵇康之懒的魅力
(三) 嵇康的人间情怀
第二节 晋唐对嵇康的贬刺之评
(一) 嵇康何以"凶终"的种种说法
(二) "嵇康养生被杀戮"的讽刺意蕴
(三) 玄学、文学方面的隐微批评 第三章 嵇康与六朝临终文艺现象——以谢灵运《临终诗》"嵇公"条注文商榷为引论
第一节 谢灵运《临终诗》"嵇公"条注文商榷
(一) 谢诗前后文意疏通
(二) 人名称谓考述及版本梳理
(三) 难解字眼"理"字释义
第二节 嵇康与六朝临终文艺现象
(一) "顾日影而弹琴":迫害与艺术
(二) "《广陵散》于今绝矣":琴曲与绝学
(三) "嵇中散临刑东市":名士效应与东市遗址 第四章 嵇康的草木情缘——合欢·青松·竹林·盛柳·桃树
第一节 "合欢蠲忿"与嵇康采药
第二节 "遥望山上松"与嵇康游仙
第三节 "竹林之游"与嵇康故居
第四节 "家有盛柳树"与嵇康锻铁
第五节 "桃树见在"与嵇康游学 第五章 嵇康的书画和书画中的嵇康
第一节 《狮子击象图》考略
(一) 《狮子击象图》的著录状况
(二) "狮子击象"的史籍记载
(三) 狮子和象的图绘存留
(四) 狮子和象的佛教因缘
第二节 嵇康的书法
第三节 书画中的嵇康 结语 附录:嵇康研究论著索引(1900~2008)
一、海内外研究专著(1949~2008)
二、大陆地区博、硕士学位论文(1999~2008)
三、大陆地区期刊论文(1925~1979)
四、台湾地区博、硕士学位论文(1949~2008)
五、香港地区学位及期刊论文(1950~2000)
六、日本期刊论文(1900~1998)
七、韩国学位及期刊论文(1900~1998)
八、欧美地区期刊论文(1900~1993)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嵇康集》源流概述[J]. 罗清华,王珏. 文史杂志. 2009(01)
[2]论唐代诗人对嵇康的否定[J]. 林阳华. 陇东学院学报. 2008(06)
[3]《颜氏家训》与《世说新语》对嵇康、阮籍品评差异释因[J]. 高菊梅.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4]《声无哀乐论》研究综述[J]. 韩梅. 音乐研究. 2006(02)
[5]魏晋隐逸思潮和陶渊明——从嵇康到陶渊明[J]. 上田武. 九江师专学报. 1998(S1)
[6]理极滞其必宣──论两晋人士的嵇康情结[J]. 徐公持. 文学遗产. 1998(04)
[7]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刍议[J]. 陈文忠. 文学评论. 1996(05)
[8]《竹林七贤论》残句辑注——兼论《竹林七贤论》的文献价值[J]. 韩格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2(06)
[9]我国魏晋时期学者嵇康在地方病学术上的贡献[J]. 王厚民,王锋锐.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89(05)
[10]《南方草木状》的诸伪迹[J]. 缪启愉. 中国农史. 1984(03)
博士论文
[1]清前谢灵运诗歌接受史研究[D]. 王芳.复旦大学 2006
[2]刘柳诗歌明前传播接受史研究[D]. 洪迎华.武汉大学 2005
[3]《红楼梦》的传播与接受[D]. 李根亮.武汉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论魏晋玄学代表人物的儒家素养[D]. 巴晓津.福建师范大学 2008
[2]越名教而任自然[D]. 李年.湖南师范大学 2007
[3]论法国汉学家侯思孟之嵇康、阮籍研究[D]. 何志娟.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生命与自由[D]. 许孝梅.山东大学 2007
[5]理想与现实之间究竟有多远[D]. 李法桢.河南大学 2007
[6]嵇康养生思想研究[D]. 李德芬.安徽大学 2007
[7]论嵇康的儒家思想和现实关怀[D]. 吴晶.南京师范大学 2006
[8]乐本于道[D]. 汪泓.首都师范大学 2006
[9]略探嵇康与《声无哀乐论》[D]. 马兰.西北师范大学 2006
[10]嵇康玄学理想的原型批评[D]. 赵玉霞.延边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55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55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