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美学与艺术的当代博弈

发布时间:2017-05-15 04:07

  本文关键词:美学与艺术的当代博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过去三十年间,美学与艺术的关系经历了螺旋式的发展。先是在20世纪80年代,艺术领域中反美学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紧接着在90年代,出现了针锋相对的"美的回归"的要求。随后"美的回归"与"美的滥用"进入拉锯状态。进入21世纪后,艺术与美学都有走向在场的趋势,它们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过去三十年,艺术的变化已经获得了足够关注,但美学的发展则很少有人注意。事实上,为了应对艺术的挑战,美学也在不断推进。新的美学理论,又给艺术展示了新的前景。美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不再像理论与实践那样单纯,而是一种紧张复杂的博弈。在艺术与美学的竞争中,艺术得到了发展,我们对艺术的认识也获得了深化。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当代艺术 美学 反美学 在场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美学主潮研究”(批准号:12AZD06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01
【正文快照】: 美学从18世纪被确立为独立学科开始,就跟艺术紧密相关。无论美学研究的范围被确立得或宽或窄,艺术都被涵盖其中。甚至有美学家直接将美与艺术等同起来。但是,随着美学的发展和艺术的演进,二者逐渐分道扬镳。先是美被排除在现代艺术之外,接着审美被认为与当代艺术无关,于是在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彭锋;;意境与气氛——关于艺术本体论的跨文化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2 甘诺特·波梅;杨震;;气氛—作为一种新美学的核心概念[J];艺术设计研究;2014年01期

3 彭锋;;新实用主义美学的新视野——访舒斯特曼教授[J];哲学动态;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金燕;王芹;;触类为象,合义为征:也谈电影艺术的象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包鹏程;《奥德赛》的结构与潜结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黎泽潮;;广告传播的文化语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韦晶;;试论当代的大众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5 曲瑞华,李润杰;全球化的文化意蕴与文化选择[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6 朱红文;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和文化理念[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7 胡义成;作为矛盾结构体的中国地域文化——破译中国地域文化的一种尝试性方法简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8 曾耀农;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进程[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9 赵晓芳;;语言天空下的别样风景——关于《马桥词典》的语言哲学解读[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王海洲;后现代主义与王家卫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周景雷;;后乡村叙事:后工业时代的乡村呈现[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3 郑崇选;;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叙事的两种缺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文江;;对《笑傲江湖》的两种拆解:电影的与小说的[A];东方丛刊(1996年第3辑 总第十七辑)[C];1996年

7 潘知常;;论审美活动的历史形态[A];东方丛刊(1997年第1、2辑 总第十九、二十辑)[C];1997年

8 欧阳友权;;网络的文学栖居与诗性祛魅[A];东方丛刊(2002年第3辑 总第四十一辑)[C];2002年

9 王一川;;中国的泛现代艺术[A];东方丛刊(1993年第1辑 总第五辑)[C];1993年

10 梅启波;;老舍的世界意识与文化坚守[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李鉴修;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卓惠萍;论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勇;反抗压抑与消解神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国如;超越他者,成为主体[D];河南大学;2011年

8 虞昕;论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场域的主要特征[D];上海大学;2011年

9 马小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史散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丛坤赤;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4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5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孟繁中;视觉文化时代的中国审美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谭雷;詹姆逊“认知的测绘”美学理论探析[D];西北大学;2010年

8 朱媛娟;审美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情景喜剧[D];云南大学;2010年

9 王程晔;当代大众文化视域中的大学审美文化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郭艳霞;后现代语境下的内地青春偶像剧[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醒尘;美学研究不可忽视艺术——喜读李欧《论艺术》[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毛萍;美学究竟研究什么?[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李军学,庞壮;体验、反思、否定——美学思想方法论刍议[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姜奇平;“以客户为中心”的体验——经济学与美学比较研究之二(上篇)[J];互联网周刊;2002年16期

5 范守信;素质教育与“美学”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6 陈学明;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美学理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唐桃;美学的自觉——元美学研究导言[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骆冬青;政治美学的意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张光芒;启蒙美学与政治美学比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李正学;;网络呼唤美学[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在昆明召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2 ;全国美学会议分别召开高校美学教学和造型艺术美学座谈会[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3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胜利闭幕 成立学会 通过章程 选举理事并提出学会工作计划和建议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4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大会发言[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5 曾建平;;知识产品与美学在知识经济中的整合——关于“美学经济"命题的论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刘兴家;;写作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思考[A];中国写作学会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4年

7 马莉;肖光来;;运动美学理论研究的突破与转向[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江苏省美学学会[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9 顾永芝;房亚红;;美学是什么[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10 王柯平;;美学研究中的可能缺漏(提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来先;濒危的“美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张丹飞;市场呼唤新型美学教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3 贾立钢;认识“企业美学”[N];光明日报;2008年

4 滕守尧;序《通俗美学》[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维安;美学第三次大讨论条件具备[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王洪岳 谭好哲;吴炫对美学的“否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纪尧;和谐派美学的创立者[N];光明日报;2003年

8 刘悦笛;美学研究的“本土方法”哪去了?[N];文艺报;2005年

9 刘成纪;时代潮流与美学使命[N];新闻出版报;2000年

10 刘金祥;遭遇泛化后,美学何以自省?[N];中国艺术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纪;汉代美学中的身体问题[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李_";非总体的星丛[D];浙江大学;2005年

3 孙晓艳;艺术与技术的辩证法[D];复旦大学;2010年

4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汤拥华;先验论美学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谢昌飞;阿多诺美学视域下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妍慧;“表现性形式”的历史呈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凯军;蔡元培实验美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9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志强;“消逝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简显鹏;美学与革命[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筵莉;“美学”概念在中国近代的缘起与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崔璨;福柯的生存美学及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崔国清;日常生活视阈下的天气美学[D];兰州大学;2013年

6 邱艳艳;论美学中的爱[D];郑州大学;2007年

7 徐金凤;敞开美学的情感之维[D];湖北大学;2011年

8 童小畅;消费社会:美学终结的时代[D];四川大学;2005年

9 熊晓庆;视界融合[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孙迁迁;女性审美特征与女性美学建构[D];湖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美学与艺术的当代博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6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a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